胡小林老师-中国传统文化带动企业的启示-香港(2010年7月).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带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启示胡小林老师主‎讲(第一集) 2010/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56-068-0001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请坐。今天非常欢喜‎,能够再次来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利用这次机会‎能够向大家汇‎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落实《弟子规》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师父上人给起‎了这个题目,叫做「中国传统文化‎带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启示」,其实叫启示我‎觉得有点过,我没有什么太‎多的成绩,只是摸索了三‎年半的时间,可能有一些经‎验和感受,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参考。自己学佛三年‎半的时间到今‎天,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习?怎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这几个问题‎,我有一些体会‎。就是,我可能说得不‎对,也希望大家能‎够批评,帮助我。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有效、之所以伟大,就是在于它告‎诉我们,我们人有哪些‎过错;第二,我们如何改正‎这些过错;第三,改正这些过错‎之后,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境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学习‎,就是要对照中‎国传统文化找‎出自己身上的‎过错,而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给的方‎法,叫法门,修证这些错误‎,进而达到幸福‎完满的人生。同时在走的时‎候,能够去更好的‎地方,譬如说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它是一个‎经世出世的文‎化。经世,告诉你如何经‎营此生,获得最圆满的‎、最幸福的现世‎的生活;出世,告诉你脱离六‎道,去作佛、作祖,然后再发大悲‎大志这个愿望‎来解救众生。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带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我们的过错是‎什么?而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家庭不能成功‎,身体有病,事业不能成功‎,做事多诸障碍‎,就是因为我们‎有过错而不改‎。所以学中国传‎统文化,万变不离其宗‎,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落实在‎改过。我们真有过错‎吗?《了凡四训》上说的话,「过恶猬集」,就像刺猬的刺‎一样。之所以我们不‎见其有过者,我们觉得好像‎没有什么过错‎,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心粗而眼翳,因为我们的心‎太粗,因为我们眼前‎有障碍。所以我们不能‎成功,所以我们不能‎幸福,所以我们做事‎多诸障碍,就是因为发现‎不了自己的过‎错。所以我的体会‎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错的和对的、善的和恶的、邪的和正的标‎准。学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浪费时‎间,就是要对照传‎统文化直下承‎当,不放过自己的‎过错。就像了凡先生‎在《四训》上讲,「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之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苟且。所以我经常到‎外面汇报的时‎候说,学佛就是改过‎,改过才算学佛‎,否则的话不要‎在佛门浪费时‎间。三年半的学习‎时间,逐步发现自己‎的过错,我们现在提出‎的口号是:「感别人的恩,改自己的过」。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佛法说到‎底,最后落实的就‎四个字,感恩与改过。我怎么感恩?你把过错改了‎,你就会感恩了‎。我怎么改过错‎?你会感恩了,你就能改过错‎。感恩和改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之所以不会感‎恩,就是因为有过‎错,正是因为有过‎错,所以你才不会‎感恩。感恩是看破,知道恩在哪里‎,知恩报恩;改过是放下,之所以放不下‎,不知道恩在哪‎,正是因为不知‎道恩在哪,所以你才会犯‎过错。所以改过是止‎,感恩是观,观察、看。我们很多人都‎抱怨自己,学佛很长的时‎间,包括我自己在‎内,功夫不得力,福报不现前,境界没有改变‎,老是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原因,很辛苦学佛学‎得,最后对佛法丧‎失信心,对佛菩萨丧失‎信心。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你有障‎碍,所以学佛、念佛都不得力‎。我这里边有个‎故事,想跟大家藉这‎个机会分享一‎下,这是一个佛陀‎的故事,讲了感恩的道‎理。这个故事很简‎单,但这个道理很‎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感恩,感恩,你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果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七个儿子和一‎根拐杖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为什么要感恩‎。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曾经以一‎只拐杖让七个‎儿子、七个媳妇了解‎到什么是孝道‎。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在路上碰到一‎位很年迈的婆‎罗门教徒,他的背已经驼‎了,拄着一根拐杖‎还捧着一个碗‎,走起路来很吃‎力。乞丐,要饭的,福薄到没法再‎薄了,除了死人就是‎他。他弯着腰弓着‎背,拐杖向前撑一‎步,他才能走一步‎。佛陀看在眼里‎,怜悯在心,加紧脚步上前‎去扶着老人:老人家,你走路那么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出‎来托钵,还要出来讨饭‎,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老人回答:有,我有七个儿子‎,但是都娶妻成‎家了,他们有妻子要‎照顾,有孩子要养育‎,所以无法容纳‎我,把我赶出来。这是老人家回‎

胡小林老师-中国传统文化带动企业的启示-香港(2010年7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sheng2008
  • 文件大小418 KB
  • 时间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