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铁皮石斛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doc《铁皮石斛组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南宁元敬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治区农业厅办公室关于报送2014年修订广西农业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的通知》文件的通知要求,我单位承担的《铁皮石斛组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于2014年4月获得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南宁元敬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作为企业标准已于2014年1月起在南宁元敬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颁布执行。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是药用石斛家族中最优质的品种类型而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具有卓著的药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广西属于铁皮石斛道地产区,在种质资源和气候条件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优势:1种质资源丰富—包括铁皮石斛在内的各类药用石斛品种达76种之多,种质居群纯正优良--产自广西本土的铁皮石斛被行内公认为最优质的品种类型;2适于铁皮石斛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同江浙一带相比广西的铁皮石斛种植周期更短、投入更省、效益更高;3历史悠久—广西曾经是药用石斛的主产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广西野生石斛的年产量曾经达到100万公斤,占全国年总产的60%,在历史上广西作为野生石斛的主产区名闻遐迩,客商云集,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更有利于做大做强石斛产业。随着铁皮石斛的供应长期以来依赖野生资源的历史已终结于上世纪80年代,亦随着铁皮石斛组培育苗技术和人工种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铁皮石斛由野生变家栽人工种植已成为必然并初具规模,目前广西铁皮石斛的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1000亩左右,年产量约为20万公斤。广西南宁元敬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自2013年以来承担国家农业部《热带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铁皮石斛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示范及加工技术研究》项目①充分利用广西铁皮石斛的种质资源,开展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收集、完善铁皮石斛组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②建立其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确定各个生产环节的最佳指标和方法,制定出铁皮石斛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并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标准,建立铁皮石斛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并进行示范推广③通过对优质培植的铁皮石斛经过分离提纯、优化配方参数,加工成为功能性保健产品,提升铁皮石斛的开发利用价值。从而为广西地方标准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由于人工种植铁皮石斛是解决供需矛盾、保护野生资源和实现中药瑰宝普及到现代大众消费人群的根本途径,随着铁皮石斛原料的供应由野生资源转化为人工种植生产的产品已经成为现实,铁皮石斛种苗繁育作为整个产业的源头,铁皮石斛组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是确保中药材种源纯正,原药材质安全、有效和品质稳定的关键前提,亦是确保铁皮石斛产品价昂且质优的根本保障;本标准的制定,将从源头上为确保人工繁育的铁皮石斛产品实现优质、安全和稳定可控提供技术支撑,对发展铁皮石斛规范化大规模种植,对重新确立广西作为铁皮石斛主产区的地位,以及对促进广西铁皮石斛产业的有序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该标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可为铁皮石斛组种苗组培快
广西地方标准《铁皮石斛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