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重新认识陈嘉庚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陈嘉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是嘉庚精神的本质特征。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活动是随着时代巨轮的前进而发展的,在近、现代中国和东南亚华族史上有着典型的意义,因而成为一面“华侨旗帜”。一、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以前,具有“正统”观念的陈嘉庚把爱国和反清、拥护孙中山革命结合起来,格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以拯救国家危难为己任,认为“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细”,把兴办教育和实业,发扬民族文化同振兴中华联系起来,希图实现他报效祖国的抱负。全国抗战开始后,陈嘉庚团结华侨奔走呼号,支援祖国抗战,拥护实行持久抗战和全面抗战。他反对修复被日军炸坏的私宅,认为“若先建私宅,难免违背先忧后乐之训耳”。大贤气质溢于言表。1940年,他回祖国慰劳考察期间,多次声言要“凭良心与人格”说话,这种“良心”正是赤诚的爱国之心,这种“人格”就是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格。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过丝毫犹豫和退让。骨肉离别和纷争,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的事情,只有骨肉团聚、祖国统一,才是个民族的共同盼望。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嘉庚先生为此致电美国总统,公开声明不承认蒋政府所订条约,斥蒋“一夫独裁,不惜媚外卖国,以巩固地位,消除异己。”建国后,他以耄耋高年,驰驱祖国南北各地,舟车劳顿,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在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方面,更起了积极作用。时至1961年,嘉庚先生病危之际,记忆力已严重丧失,常常昏昏沉沉,甚至神志不清,惟独台湾回归一事,永不忘怀。他在弥留之际的遗言里也提到,要尽快解放台湾,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守候在他身边的人员无不为之感动落泪。如今,雄伟的嘉庚纪念馆将永远屹立在祖国大地上,嘉庚爱国精神也将无止尽地传承给一代,又一代。三、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伟大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重,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陈嘉庚是一位教育事业家,他一生对教育极重视、对办学很热心。毕生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和世界所未见。倾资办学是嘉庚精神的重要体现,其业绩早已闻名海内外,本文仅作片断述妥。陈嘉庚早年就有教育兴邦的抱负,“思欲尽国民一份子之大职。”他在19l9年的一次演讲时说:“吾人欲竞存于世界而求免天滨之淘汰,非兴教育与实业不为功”;还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把教育提高到救国图强的高度。可见,陈嘉庚正是沿着“爱国——救国——强国”的轨迹,逐步提高办学的思想境界。陈嘉庚重义轻利,认为:“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于是他“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几乎倾注了他的全部财产。陈嘉庚倾资办学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