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6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经过2-4周的药物和康复治疗,痊愈12例,显效37例,有效18例,无效1例。结论根据脑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梗死类型、病情程度和合并的基础疾病施予个体化和整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临床治疗;体会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90-01
脑血栓形成是神经内科一种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而且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若能对脑血栓形成及时正确的做出诊断并早期给予适当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6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临床治疗方面总结出了有效而深刻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颅脑CT或MRI检查均已确诊。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8
±)岁;病程2-48小时,平均(25±)小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6例,2型糖尿病史21例,冠心病史23例。
①通畅呼吸道及吸氧:尤其是球麻痹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清除鼻、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辅助通气。②血压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不主张急于降压,若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心功能不全等可缓慢降压,并监测血压避免降压过快、过低。若血压过低,查明病因,酌情给予扩容升压治疗。③血糖控制:血糖过高、过低均会加重脑损伤,将血糖控制在6-9mmol/L。④减轻脑水肿: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甘露醇、速尿及人血白蛋白等。⑤积极防治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呛咳者给予鼻饲,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时发现处理心脏损伤、消化道出血、癫痫等并发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①溶栓治疗:对有溶栓适应症且患方签字同意者,可给予尿激酶100-150万IU入生理盐水1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30分钟并密切监护患者。②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急性期过后改为预防剂量100mg/d,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同时可应用奥扎格雷80mg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③抗凝治疗。④降纤治疗: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较高的患者在适当控制血压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5-10IU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⑤脑保护治疗:给予依达拉奉30mg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⑥中医中药治疗:应用疏血通、银杏达莫等中成药制剂活血化瘀通络,也可根据中风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服用中药治疗。
⑦康复治疗。
2结果
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2-4周,出院时依据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1]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2]进行评估。68例患者痊愈12例,显效37例,有效18例,无效1例。%。
3讨论
脑血栓形成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
6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