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派出所民警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在派出所工作,每天接触的不是枪林弹雨的危险,而是鸡毛蒜皮的嘈杂,如何把纷繁复杂的喧嚣变成邻里亲朋的和谐,就要看接待民警的能力。民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有可能对一个案件或一项工作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如何提高派出所民警的能力,尽快、尽早的化解矛盾,是每位基层民警都必须修炼的功夫。现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成因
1、追求经济利益,催生矛盾隐患。在近几年的农村发展中,征地、拆迁、企业经济纠纷已成为我辖区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群众谋取经济利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擅自违约,不履行合同或协议,甚至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公民、企事业单位、基层行政组织之间埋下了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极易引发上访事件。
2、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干群矛盾加深。有的基层干部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拖拉,没有真正体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态度强硬,作风蛮横,引起群众不满,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从而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造成不好影响。
3、家庭矛盾纠纷问题凸显。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观念转变造成一定影响。在农村出现感情不和、婚外恋现象越来越突出,婚姻、赡养等矛盾纠纷呈增多之势。
4、群众法制观念薄弱,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在农村地区,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本地的多为年纪较大或年幼儿童,法律知识掌握不多,法律意识浅薄,一旦发生发生矛盾纠纷,容易把问题扩大化,激发矛盾升级。
二、如何提升民警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基层民警处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的第一线,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事态的发展,因此,群众工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应该我们不断加强和提升的。
1、增强自身修养,增强感召力
基层民警每天与老百姓打交道,不仅仅是依靠法律就足够的,必须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加强自我修养,锻造自己的人格精神,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群众,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待人情真意诚,处事光明磊落的人,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警察组织对社会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按照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在接待群众、与群众相处时要态度热情友善,以礼相待,注意倾听、认真记录,切忌不痛不痒,没有一丝的人情味,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要细心观察,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多说一些安慰的话,多做一些感人的事。从点滴做起,体现出内心深处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能够让群众能发自内心的尊重你、信任你,愿意与你沟通交流,才能配合你解决问题。
2、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增强亲和力
树立群众观念,关键是在各项工作中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有群众观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是否关心群众的疾苦。作为人民警察,来自人民,更要服务人民,要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时刻关心群众的生活、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利益。切实通过社区警务中的实际工作,进一
增强派出所民警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