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与学佛
佛门是福田,我们可以在这块福田中种下种种福德。
但佛法更是给人学习的,将佛的教诲在生活中落实,践行十善业,去除心上的尘垢,才是真正的学佛。一面烧香,一面却全然不记得佛的教诲,这种香烧了是不见得管什么用的。
我的一位同事知道我学佛,一次吃饭时,与我聊起佛教的事,她坦言自己不信佛。说起原因,她一次参与一个项目的投标,提前去寺院烧香了,最后项目却没做成。“一点都不灵。”她说。
我们知道,招标的中标单位与数量,都有预定的指标的。如果烧几枝香,佛菩萨就将本来是别人的福报,弄过来给你,佛菩萨能做这种事吗?
还有一件事,很多年前在温州时,一次碰到当地迎神的场面。当时香客多如潮涌,随着神像的抬出,大家亦步亦趋,满怀虔诚。在人群中,有一位妇女捂着肚子,倒在地上挣扎,痛苦万状。身边熙熙攘攘的人流,没有一个人停一下脚步,伸一下援手。不知神灵有知,做何感想?聪明正直谓之神,相信神灵也不希望看到这些只知道一味索求的信众,更希望看到以嘉行懿德造就自己命运的信众。
记得曾经见过一个财神庙前,以财神的口吻写的一付对联,颇有深意: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
信神,就要学习神的光明正直,学佛,就要学习佛的慈悲喜舍,这才是真学。
拜佛的意义
佛教的本义,是佛法的教育。故而拜佛的意义,我想也应从佛法教育的意义上去理解。
进寺院门口,就能看到当来下生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的弟子,现在在兜率陀天内院讲法,将是我们这个世间的下一位佛。寺院门前的弥勒佛是未来佛,寓意是凡进入寺院之人,即种下了菩提善根。金刚种子,历劫不灭。机缘成熟时,皆是未来之佛。如《妙法莲华经》所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即便是漫不经心地进入寺院、随口念一句佛号,也种下了必定成佛的因缘,何况是以至诚之心礼佛?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获福无量。
弥勒菩萨面向门外,笑口常开。这寓意是,我们当以宽容、乐观、慈悲的心态面对世间事。而背后的、面向佛堂里面的韦陀菩萨是执鞭而立,庄严金刚相。这是代表严以律己,向内审视自心,包括贪、嗔、痴、慢、疑等等。对外是宽容慈悲、随顺众生,对内是严格的自我约束,这是以形象向我们表述佛弟子应有的行持。学佛是净化自我、解决自我的问题,而不是整天拿眼睛盯着别人,指摘旁人的过错、苛责他人的
行为。常有人说佛门也有怒目金刚,以此作为为自己一身戾气的理论依据。殊不知佛门的金刚,从来都是教育我们审视自心的。何谓金刚?无欲则刚。降服龙象未必多力,能伏自心,方为大力金刚。如我的师父清禅法师教诲的,“西来经教,第一了义,唯在离欲,跃出九天”。每位学佛者,心中都应有一尊自性韦陀。佛法是内法,是以戒定慧,向内审视自我内心的贪、嗔、痴,得到心的解脱。
进大殿前,要经过天王殿。我们知道,生往天界的最低条件是践行十善业道。这就表示,学佛必须以十善业道为根基,才能真正登堂入堂、进得佛门。十善业道是学佛的基础,很多人学佛误入歧途,认为既然什么都是虚妄,也就没有不敢做的事,偏离戒定慧,沉溺贪嗔痴,这就与佛的教诲相去甚远了。进入寺院必须经过天王殿,也就是教育我们,没有哪个人学佛不需要从十善业道做起。
大殿中间供佛,佛是佛法的源头。拜佛是礼拜老师,对引导我们走出生死轮回的本师表示敬仰、忆念与感恩。佛的名号,有如
拜佛的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