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哲学.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业代码:c050105
准考证号:000210153023

贵州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考(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哲学
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
自考年级:2010级
姓名: 兰梅
指导教师: 李玉芬教授
完成时间:2012年 9月5日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哲学
兰梅
摘要:阿Q用他的精神胜利法作为在真实世界活下去的原则、寄托。阿Q的性格,并不像人们用来骂人的时候那样简单。这是一个失败的民族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可哀的自满,在实际上是败北了。在现实世界,没有他立脚的地方,又不求进取,只想在精神上找一种自我欺瞒和欢喜。阿Q哲学形象不破不立、破中立的内涵,是用虚无打破现实,用精神立躯体。阿Q以不思考对付世人缜密的深思熟虑、处心积虑的思考,以其兴之所至、率性而为的精神笑胜利冲破社会大牢笼。
关键词:阿Q;精神胜利法;哲学形象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我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墮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阿Q一生在世都在用精神胜利法,用行动阐释便是“忘却”。
一、阿Q 姓名的哲学内涵
阿Q就是用他的精神胜利法作为在真实世界活下去的原则、寄托。阿Q的社会地位也非常低,连准确的姓氏都不可考。阿Q 从始至终无姓也无名,“有一回, 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在赵太爷呵斥他“你怎么会姓赵! ———你哪里配姓赵! ”之后,阿Q 并没有抗辩他确实姓赵。如此说来,阿Q 生活在未庄是个没有氏族的人。旁人不知阿Q的名字怎么写,“他活着的时候, 人们都叫他阿Quei”。以无名身份开始的叙事预示着整个故事的虚妄。
阿Q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从多方面得到表现。和别人发生争执时,会空口无凭地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被赵太爷打了,会想:“现在世界太不像话,儿子打老子。
”这样,他认为很有威风的赵太爷就成了他的儿子,就得意起来了。钱被别人抢了,打自己的嘴巴,还以为打了别人。他以自轻自贱而得意,甚至以作贱自己,用力打自己的耳光为胜。挨了假洋鬼子打,就拿小尼姑发脾气,以调笑、欺侮小尼姑博得闲人们的喝彩而对自己被打报了仇,把所受的侮辱统统忘掉。他健忘到麻木地步,甚至以被侮辱、被损害作为忘却的条件,常摆出挨打的姿势,被打后,反觉得了却一件事而一无牵挂。他忌讳别人说自己癞头,有时又说别人还不配癞头,好像他的癞头是十分光荣的。由此可见,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尽管现实中他受尽压迫和凌辱,但精神上却常处于优胜的满足之中,使他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无法对统治阶级作真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