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尸体解剖原则
解剖前应选好解剖地点
规模养羊户或羊场应注意防止疫病传播
解剖点应选在尸体处理地或埋葬地附近
解剖点应远离农舍、羊舍, 河流、池塘、公路。
室内解剖应在水泥地面上进行, 以便冲洗消毒。
解剖应抓紧时间
遇高温天气尸体易腐败, 若解剖不及时会影响对病变的判断
解剖前应了解山羊濒死前的表现及诊治经过等
注意观察山羊尸体表征, 如尸僵全否, 腹部胀气状况; 山羊卧姿、天然孔状况以及皮肤、被毛、黏膜等是否异常, 并据此分析其死亡时间或患病情况。如疑为传染性炭疽、鼻疽、破伤风, 可采用其他免解剖技术诊断; 疑为普通胀气病的, 解剖时应避免胃肠内容物引起污染。
被解剖的尸体如要移动应用消毒棉堵塞天然孔,以防排泄物流出
解剖器械应锋利且应消毒。解剖前应准备好石炭酸、来苏儿、氢氧化钠等消毒药品。
解剖时防止衣服、容器等被污染
操作时术者应戴乳胶手套。剥皮或打开病羊胸腹腔、肠腔后应先观察各器官组织是否变位, 及判定腔内渗出液的数量、性质等, 之后再取出脏器观察。
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尸体及垫物应置于挖好的深坑内, 并撒上生石灰、石灰乳或氢氧化钠液后再行填埋。填埋后应对埋葬区和解剖地实施消毒。有条件的可采用焚烧法处理(人畜共患病时)。
1、体表检查
山羊尸体呈左侧卧姿势, 或由助手握住死羊一侧的前后肢, 将其仰躺保定。
2、鼻孔检查
3、口腔检查
实验动物解剖及病理取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