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讨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干预.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讨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预防疾病的复发症状。方法选择了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正确翻身,严密观察肢体感觉,在术后麻醉消退后及时指导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各项并发症均治愈,均已恢复工作,腰痛不再复发。仅1例诉偶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果 9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4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复发症状。结论应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实施周密的护理干预,为促进疾病转归提供了安全保障。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抬高训练;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6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问盘的纤维破坏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下肢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的l临床综合征,是骨科的常见多发病。多发患者群体为青壮年,潜在的病因为轻重不等的外伤及长期负荷体力劳动,男性多于女性。诊断明确后,实施手术治疗是唯一解除病痛的医疗措施,临床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经实施手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经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远期效果无复发。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有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指征患者9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1岁。术后实施干预,对症处置,多数患者治愈,少数患有并发症,神经根损伤1例,;椎间隙感染2例,局部伤口感染1例。
2 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体位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多行全身麻醉,术后应放置ICO病房进行术后监护,包括心电监护及硬膜外麻醉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h,患者苏醒后,增强翻身次数,实施平卧与侧卧位相交替卧位,可减轻伤口压痛感,卧床极易导致褥疮,要多次骨突出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铺整洁舒适干燥,鼓励病人自行增加翻身行为。
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术后苏醒神态恢复,可返回普通病房,并给予一级护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6h监测血压、体温1次,并进行病情动态观察,如术后3d体温仍然不降,持续性升高,患者伴有腹痛,升并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随之翻身痛感加重,要考虑手术感染,立即通知医生准备输液降温协助治疗。
引流管的观察引流管是将伤口多余液体流出体外,不在体内积存,不引发感染的重要护理措施,常规状态中,引流器应保持负压,并低于引流口平面,护士观察要点:引流液的色、量、是否有血性液体(正常术后3d内有血性液体)及浅黄色脓性液体,要注意引流管是否受压或反折,如伤口血性敷料渗出多,临床提示引流不畅,及时请示医生对症处置。
观察术后患者的下肢神经运动手术实施全身麻醉患者,未清醒前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对膝腱以及跟腱的神经反射观察。麻醉清醒,恢复意识后,再观察下肢运动功能状态,术后3d内,患者自述症状下肢限活动受限,刺激无感觉,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肢体查看,及早进行手术处理。
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局部产生剧烈疼痛,影响睡眠,护士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控制药物剂量,以缓解疼痛助眠效果为宜。避免过度麻醉造成身生理机能受损。
二便护理术后卧床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可导致机

探讨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干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