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11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测试原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由迈克耳逊干涉仪和数据处理系统组合而成,它的工作原理就是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已调到M2 与M1 垂直。Σ是面光源(由被单色光或白光照亮的一块毛玻璃充当),面上每一点都向各个方向射出光线,又称扩展光源,图中只画出由S 点射出光线中的一条来说明光路。这条光线进入分束板G1 后,在半透膜上被分成两条光线,反射光线①和透射光线②,分别射向M1 和M2 又被反射回来。反射后,光线①再次进入G1 并穿出,光线②再次穿过补偿板G2 并被G1 上的半透膜反射,最后两条光线平行射向探测器的透镜E,会聚于焦平面上的一点,探测器也可以是观测者的眼睛。由于光线①和光线②是用分振幅法获得的相干光,故可产生干涉。光路中加补偿板G2 的作用是使分束后的光线①和光线②都以相等的光程分别通过G1、G2 两次,补偿了只有G1 而产生的附加光程差。M2′是M2 被G1 上半透膜反射所成的虚象,在观测者看来好象M2 位于M2′的位置并与M1 平行,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气薄膜。移动M1 即可改变空气膜的厚度,当M1 接近M2′时厚度减小,直至二者重合时厚度为零,继续同向移动,M1 还可穿越M2′的另一测形成空气膜。最后通过观测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就可以获得我们所要的信息。如果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那还要加上对干涉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而最终获得我们的数据图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法的依据
比耳(Beer)确定了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 朗伯定律
当溶液浓度一定时,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之比的对数,即透光率倒数的对数与液层厚度成正比。人们定义: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为吸光度。公式表示为A=Lg(I0/It)
比耳定律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液层厚度一定的均匀溶液时,溶液中的吸光物质的浓度增大dC,则透射光强度将减弱 dI,-dI 与入射光光强度I 与dc 的积成正比。
∴−dI ∝Idc-dI/I=k3dc
A=Lg(I0/It)=K4 C这是吸光度与浓度的定量关系,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依据,称Beer定律,k4——与入射光波长、溶液性质、液层厚度及温度有关,故当上述条件一定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比耳定律
若同时考虑液层厚度和溶液浓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即把朗伯定律和比耳定律合并起来得:A = k b CK——与入射光波长、溶液性质及温度有关的常数当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通过均匀溶液时,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线通过的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即为朗伯——比耳定律。其中 K 的取值与C、b 的单位不同而不同。若C 以g/L 表示,b 以cm 表示。则K以a 表示,,称吸光系数,单位:升/(克厘米)
∴A = a b C

压片法。
在研钵中研磨成细粉末与干燥的溴化钾粉末混合均匀,装入模具,在压片机上压制成片测试。
. 糊状法
在研钵中,将干燥的样品研磨成细粉末。然后滴入1~2 滴液体石蜡混研成糊状,涂于KBr 或NaCl 晶片上测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i.li.bin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