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阿镇历史沿革.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阿镇历史沿革
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代名镇,历史上曾为东阿县城。东阿镇地处古代齐赵两国边境。古之济水于境内注入大清河,东流与黄河平行入海。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音E)。阿有二,在赵者曰“西阿”,在齐者曰“东阿”,亦即齐之阿邑。东阿故城屡遭水害,曾六次迁徙。秦汉时期,故城在今阳谷县阿城镇。明代洪武八年(即公元1375年)为避水害,迁于今址,即今之东阿镇。
   东阿镇在历史上又称为谷城,早在春秋时期已有谷邑之称。秦代称为谷城。相传,此地古代盛产五谷,神农氏尝五谷于此,故得名“谷城”。
   东阿镇山明水秀,人杰地灵,风物佳丽,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为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东阿镇悠久的历史文化,本文试图就史籍所载部分资料,加以整理,。拟为几个小题,分别述之。
   兵家必争之地
   东阿镇地处鲁西南,北邻黄河,南濒东平湖,境内多山,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据《东阿县志》记载:“东阿,古之名邑也,会盟争战,废垒遗墟,见经史者不一而足。东阿为南北冲衢,四通八达。东南负山,西北距河,为自古必争之地”。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列国兼并,先后兵争于古东阿境内。因此,东阿镇是古代齐国西南之锁钥要地和门户。
   庄公十三年,“冬公会齐侯于柯。”(《春秋?十三年》)宋元人注曰:“柯”,济北东阿,齐之阿邑。《左传》和《史记》对此会盟均有记载:“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左传》)“于柯之会,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史记?管晏列传》)。
   鲁庄公二十三年,鲁庄公又与齐桓公会盟于东阿,商谈两国联姻之事。
   文公十七年,齐鲁两国亦曾在东阿会盟。“齐侯伐我西鄙,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谷即东阿。(《春秋?文公十七年》)
   鲁僖公二十七年,僖公利用楚国军队,讨伐齐国,结果齐败,东阿被夺。(《春秋?僖公二十七年》)
   襄公十九年,晋国(音丐)帅师侵齐。晋军抵达东阿时,忽闻齐侯此时去世,乃罢兵,避免了一场血肉横飞之战。
   秦朝末期,农民赵义军与秦军曾在东阿展开一场大战。起义国首领陈涉战死后,项梁引兵攻亢父(音刚甫,今济宁西南五十里)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随后大破秦军于东阿。取胜后,齐田荣返齐,将齐王假放逐。项梁攻破东阿之后,遂追秦军,并几次派使节请齐军。然田荣不愿发兵助楚。项梁乃率军起于东阿,西至定陶,再破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而死于乌江后,其尸之首却葬在东阿镇的华山脚下。据《东阿县志》记载:“汉项羽墓在县城南,汉高帝即灭楚,鲁乃降,遂以鲁公礼葬于谷。”《史记》记载更详:“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汉王为(其)发哀,
泣之而去。”现项羽墓前的石碑在文革时被毁,仅存隆起于地面的一抔黄土。凄凉之状与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形象相比,令人惋惜不已。
   在近代,东阿镇屡遭战火毁击。1938年沈鸿烈为了逃避日本侵略者的追击,率省政府各部要员和省保安司令部来东阿。日寇入侵东阿镇,沈鸿烈所率部队,一枪未发,置黎民百姓于不顾,逃之夭夭。东阿镇这个历史悠久的古代名镇,落入日寇魔爪,惨遭蹂躏。然而东阿镇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抵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回了失去的土地。
   历史经济之简况
   由于东阿

东阿镇历史沿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99846977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09-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