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府投资项目风险分析.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风险分析
摘要:本文对政府投资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分析,主要有招标文件的编写风险、预选承包商的风险、评标流程中的风险等方面,并提出解决措施的建议如强化资格后审、完善评审流程、增加串标成本等。目的在于为政府投资工程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完善招投标制度。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措施建议
引言
招投标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项基本制度,对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工程质量,减少行政干预以及防止腐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政府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风险,势必会影响到招投标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招标文件存在着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招标文件本身编写的有漏洞,细节没有解释说明清楚,双方对责任互相推诿,这会对日后造成工程索赔纠纷产生隐患。另一方面是评标标准制定得越详细,投标人就越容易了解和掌握项目的侧重点,也能够了解和掌握评标的采分点,这样就越容易使他们编制出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文件,投标文件的响应性就越强。由于目前建设工程诚信体系尚未完善,难免会有一些施工单位,弄虚作假,不根据企业实际编制投标文件,而是照抄照搬招标文件条款,夸大自身实力,从而看不出投标人的真实情况,如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施工方案措施和能力或者设备质量、性能等,施工单位实际情况与招标文件要求不符。

预选承包商制度是指在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取消各个分散的资格审查,由市政府成立预选承包商工作组织实施机构对各类投标人进行定期的、集中的、规范的资格审查,确定入围《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名录》企业,在具体项目招标时,由名录内的承包商进行竞标的一种制度。第一,加剧了资质挂靠现象。进入名录是成为投标候选的先决条件,符合条件的进入名录,不符合的则被拒之门外,不得承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这样就势必加剧了资质挂靠现象,一些不符合资质条件的小施工企业为了承接工程,企业间就通过重金收买取得
资质。第二,增加政府工程造价。若一项政府工程只规定几家单位可以做,那么选择承包单位的范围必将缩小,数量过少,竞争不够充分,必然会使工程价格升高。第三,构成新的地方壁垒和固定的利益格局。因为政府工程招投标只是在名录内的企业进行,形成“小圈子投标”。实际在地方建设规模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对投标人的数量限制必将削弱竞争,形成地方保护主义,演变成长期少数人中标,而来自某些地区的包工头又重金买断中标商,利益格局基本固定。第四,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服务与严格监管上,加强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注重事前制度建设和事后严厉监管,对招投标的过程不作过多干预,创造环境由市场充分竞争形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对违法行为予以严惩。


目前,政府工程招标的评标方法较多,但实际上最常用的有两种,即综合评估法和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估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最低评标价法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
综合评标法仍存在诸多漏洞和缺点,具体实施起来,评标办法和标准可能五花八门,很难统一与规范;在没有资格预审的招标中,容易由于资格资质条件

政府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b6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