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由基共聚(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
本章要点:
了解共聚物的类型及命;
掌握二元共聚物的组成及其共聚行为类型;
掌握单体和自由基活性的判断方法及Q-e概念。
根据参加反应单体的单元数,共聚反应可分为:
二元共聚两种单体
三元共聚三种单体共同进行反应
多元共聚 3种以上单体
引言 Introduction
共聚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参与的聚合反应。
聚合
共聚合
Types of Copolymers 共聚物按大分子链中单体链节的排列方式可分为
⑵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
大分子链中两单体M1、M2有规则的严格交替排列
—M1M2M1M2 M1M2M1M2—
⑴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
大分子链中两单体M1、M2无规则排列
(M1)a —(M2)b—(M3)c—…(M1)x—
a≠b≠c≠…≠x(1~几10)
VC- VAC等
SMA
⑶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 大分子链中两单体M1、M2是成段出现的(M1)a —(M2)b—(M3)c—…(M7)x—a≠b≠c≠…≠x a,b,c数字大,在几百以上
⑷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
共聚物主链为单体M1组成,支链由单M2组成。
M1M1M1—M1 M1—M1M1M1
| |
M2 M2
|
M2
如SBS橡胶:苯乙烯(St)-丁二烯(Bd)-苯乙烯(St)三嵌段共聚物。
alternating
copolymer
random
copolymer
block
copolymer
graft
copolymer
二. 共聚物的命名
共聚物类型
共聚单体前加“聚”。
如:聚氯乙烯-醋酸乙烯(VC-VAc)
无规共聚物:前为主单体,后为第二单体;
嵌段共聚物:前后代表单体聚合的次序;
接枝共聚物:前为主链,后为支链。
国际命名中,在共聚单体间插入:
co(无规)、alt(交替)、b(嵌段)、g(接枝)
1) 测定单体、自由基的活性
2)了解单体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1) 扩大单体应用范围
2) 增加品种
3) 改性
单体结构不同,活性不同
(position)
共聚物组成与单体配料组成不同
共聚物组成随转化率(C)而变
组成分布和平均组成
瞬时组成
平均组成
序列分布
共聚物组成
position Equation
描述共聚物组成和单体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
(瞬时组成)
自由基共聚也分为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
►链引发(initiation): 2个引发反应。
►链增长(propagation):4个增长反应
下标中的第一个数
字表示某自由基
第二个数字表示某
单体。
k11 、 k22: M1、M2的均聚速率常数;
k12 、k21 :M1、M2的共聚速率常数;
R11、R22:M1、M2的均聚速率;
R12 、R21:M1、M2的共聚速率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