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熊抱卡夫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熊抱卡夫卡非马(美国)人生中有许多荒谬的矛盾与无奈,这次东欧之行,更加深了我的感触。住进布拉格的一家旅馆,拉开窗帘一看,对街有漂亮的铁栏杆围着绿树红花,像是一座花园。到柜台一打听,却是一个犹太公墓,还说小说家卡夫卡的墓就在里边。卡夫卡!这位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我惨绿少年时期的偶像!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当时仍属奥国),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他的作品却被公认为现代人在一个充满敌意、冷漠无情的世界里焦虑不安、扭曲异化的象征。卡夫卡来自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在他那店主父亲威严的阴影下长大。即使频频反叛,那种无力感仍成为弥漫在他小说里的主题。卡夫卡从布拉格一个有名的德语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并于1906年获得法律博士学位,之后他白天在一家保险机构上班,晚上写作(他常称他的职业为饭碗),直到1917年染上了肺病,不得不在1922年退休。1923年他曾短暂地搬到柏林去住,希望能脱离家庭的影响以便专心写作。卡夫卡一生中患有严重的忧郁症及焦虑症,使他经常头痛、失眠、便秘、长疖子等等,他曾试图用自然疗法及素食来治疗,却都无效。不久他的肺病恶化,只好回到布拉格,然后住进维也纳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因病菌传入咽喉无法下咽,于1924年6月3日去世。卡夫卡生前只发表了占他作品中极小部分的几篇短篇小说,都没引起太多的注意。在他死前,他曾要他的好友布洛德(MaxBrod)把他的所有稿件销毁。布洛德没听从他的话,反而把手中握有的大部分作品拿去出版,引起了高度的注意与评价。而卡夫卡的情人DoraDiamant也秘密地把他的二十册笔记本与35封信保存了起来。这些文件于1933年被纳粹秘密警察掠走,目前一个国际性的搜寻活动仍在进行。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以及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审判》与《城堡》。《变形记》(1915)描写一个推销员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令家人厌恶的大甲虫。表现了现代社会将人异化的现象。但如所有卡夫卡的作品一样,这篇有高度象征性的小说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有一本叫《评论者的绝望》的书竟罗列了多达130种解释。最普通的解释是关于社会对待异样人士的主题。其它的主题包括被隔离的孤立与绝望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切实际的希望。也有评论家认为它表达了人类生存的荒谬而把它同存在主义或荒谬主义联系在一起。它还可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变形记》阻止了即将发生的儿子对父亲的反叛。儿子因父亲的失败而茁壮,他摧毁了父亲的自尊心而成为家庭的支柱。在变形的大灾难后,情势逆转:儿子变成弱势,父亲便趁机把他干掉。写于1925年的《审判》描述一个普通公民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最后被处死的故事,揭露了西方现代社会中隐藏在强大的理性与制度下的人性扭曲以及社会生活的荒诞。1926年的《城堡》则写主角测量员应城堡之聘前往工作,却被挡在城外。他与城堡所代表的森严的阶级、严密的官僚机构与显贵的权势做徒劳的斗争,想得到来自城堡的认可。最后他既没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局。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的艺术手法,使得“城堡”具有无穷的意义,是最富有卡夫卡特色、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卡夫卡去世后,遗体被运回布拉格,安葬在新犹太墓园内。对布拉格这个城市,卡夫卡也像对他的父亲一样,爱恨交加。他曾说布拉格给他的是一个“熊抱”(bea

熊抱卡夫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9-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