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讲话
笔者与韩副省长合影
右一,张昌余侃“寻味”,大家扭起脖子听
地道标准回锅肉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李光辉
上周末两天,过得十分愉快。两场应酬,两顿大餐。两餐均有美言美食,得到了许多身心的营养,让我这个天天靠安眠药睡觉的人,睡了两晚好觉,这一经历境界,聊以文字为纪念,也附同友分享。
第一餐,7月20,周六。
应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邀请,参加了“第一届世界华人科普奖颁奖大会”。来自世界华人科普界的科普作家或代表,齐聚一堂,举行隆重的颁奖大会。除了中午的午餐外,更重要的是上午大会的精神大餐。
这次大会颁奖,是从世界华语科普界2007年以来出版和发表的科普图书和文章中,通过严密的网络评选(海选)、专家复评和终评,历时半年,评出了4类奖项的25部(篇)科普作品和5种期刊,分金奖、银奖、佳作奖进行颁授。其中,松鹰的《科学巨人的故事》、汤寿根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理想》、台湾的《科学月刊》、澳门崔德明的《创意工业在澳门》分别获得科普图书、短篇、期刊、新秀奖的金奖。这让我感受到又一次把世界华人科普事业推向了高层。我很荣幸我们际遇的时代,我们成都或者说中国大陆,能邀请到世界各地华人科普同仁参与这项活动或参加颁奖典礼,这是与中国梦在同行。除台湾、澳门来了代表并祝贺外,远在美国硅谷的甘本祓发来了较长的贺信。信中充满了赞扬和乡恋。科普老前辈汤寿根、张之杰、叶永烈等都发来贺信。
大会简短高效,内容颇丰。各界代表人士都发表了热情洋溢而感动的讲话。82岁的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是科教界的不老青松。从领导岗位退下来这么多年,讲的话仍然是与时俱进,而且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很高。他谈到了公众的文明素养、科学素养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密切关系时,受到热烈鼓掌。90多岁的周孟璞先生发言高昂铿锵。他说,科普创作是繁荣
科普的基础,这次获奖的优秀作品都能体现实现科普的“四大任务”。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松鹰对这次大会成功举行表示祝贺!他说,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的宗旨是团结世界华人科普作家、科普编辑、出版家、翻译家,共同促进华人科普事业的繁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华语科普作品。我们期待下一届世界华人科普奖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奉献给华人世界,为世界华人科普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会结束时,不少人与韩邦彦在主席台合影,他老人家并不推辞,十分乐意,我也与他合影,并说是多年相识,实际是托辞,我只在电视上认识他而已。
今天,7月26日,打开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发给我的《第5号快讯》邮件,看到介绍和转载了报道这次颁奖大会盛况的情况。没想到中新网、国务院新闻办门户网站、中国日报网、光明网、新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易新闻、澳门会展经济报、东南网美国频道等全球多家媒体均进行了报道。激励我要把这篇前几天动笔写而没有写毕的《为了不忘却的纪念》完成。也使我感到要更加珍惜我们这个协会和评奖机会。
这里,冒昧地借用远在美国硅谷甘本祓的书面发言表达我的感受,他说:“如今有了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就填补了这个空白(指世界华人科普作家的组织),提供了一个网络,它使我这海外游子有一种亲切感。别看它现在还不够庞大、也不够有名,但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飞跃!”“如今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华人科普奖,也就填补了这项空白,也是个从无到有的飞跃!”
第二餐,7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