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的压疮预防和院外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病人的预防褥疮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于建立社区疾病档案,要求家庭病床护理指导的患者42例进行临床实际指导和护理。包括电话随访,上门指导服务等。结果参与家庭病床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一例发生局部皮肤泛红,未破溃。其余均未发生压疮。结论预防性院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长期卧床病人的皮肤受损情况,能减少和预防压疮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经济开支,促进了患者原发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卧床病人;压疮预防;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8-02
压疮学名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得不到及时缓解,遭成受压部位组织缺血缺氧,循环障碍,出现皮肤破溃或组织坏死。是长期卧床病人严重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压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压力、剪力、摩擦力以及潮湿,另外非压力性因素如感觉消失、严重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质,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压疮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在社区服务站服务范围,并在社区建立了住户档案,要求家庭病床护理指导的患者42例,其中,由于脑血管意外遗留后遗症患者19例,由于外伤导致截瘫病人11例,骨股头骨折6例,腰椎骨折5例,脑瘤术后形成植物人1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5岁。平均年龄76
±。男29例,女13例。
方法所有病人责任护士均有护师以上资质护师担任,建立家庭病床指导方案。定期进行护理干预讲座。①建立护理干预小组。选择家属代表参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征得家属同意,耐心听取病人或家属的主诉,以及他们要求到达的护理质量和高度。建立疾病档案,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压疮只是在原发性疾病的并发症,早期预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②认知干预:从医学、人体力学、解剖学、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知识,以及预防压疮的临床意义、目的、方法、预后、以及对原发疾病的影响。③行为干预:根据危险性标准评分法评出高危病人、一般病人;完全不能自理病人和半自理病人;认知清楚和认知模糊病人;自觉配合病人和不合作病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方案,要求清醒并且合作的病人参与进来和责任护士一起共同担当护理任务。高危病人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护理。颈椎骨折需要牵引的病人,头下放海绵垫,颈下放液垫。胸腰椎骨折在骨折处放软枕,截瘫病人严格2小时翻身一次,可购买骨科专用床,教会病人抓住吊环抬起臀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侧卧病人保持与床铺成45°角。对于瘦削病人,骨骼隆突出垫气圈或海绵垫,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鼻饲或者静脉外营养。④家庭干预:组织家庭成员护理干预学习班,讲解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翻身动作,进行骨骼隆突出特殊保护,看到皮肤局部发红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2 结果
参与调查和护理干预的42例病人,1例出现皮肤发红外,经过及时处理后好转,其余41例经过护理干预指导后,没有出现压疮的发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3 讨论
压疮形成的内外因素内因:长期卧床病人神经系统失去了皮肤敏感性,对冷热刺激反应不灵敏,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感觉系统减退或消失。
长期卧床病人的压疮预防和院外护理干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