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末节指腹皮肤缺损
【摘要】拇指的作用非常重要, 约占手功能的40%。如何恢复患者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外形和功能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 自2007年以来, 作者采用食指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末节指腹皮肤缺损14例, 皮瓣全部成活, 感觉、外形及功能均达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筋膜蒂皮瓣;拇指皮肤缺损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 男性10例, 女性4例, 年龄18~46岁。10例为急诊, 其中咬伤为2例, 电刨切割伤为4例, 挤压伤为4例。另4例为陈旧性损伤, 其中电灼伤1例, 外伤术后末节指腹皮肤坏死为3例。 cm× cm, cm× cm。
2 治疗方案
2. 1 14例术前30 min应用抗生素, 术中使用止血带, 压力为28 kPa, 伤后TAT 24 h内使用。均采用臂丛阻滞麻醉。
2. 2 手术步骤清除坏死组织, 彻底清创。根据拇指指腹皮肤缺损形状剪一个布样, 然后在食指背侧依据布样设计皮瓣, cm, 皮瓣两侧可达指侧中线, 远端不宜超过食指近节指间关节, 近侧视所需皮瓣面积而定。依设计线切取皮瓣, 在伸指肌腱浅面深筋膜下分离, 先切开皮瓣两侧和远端, 术中用丝线固定皮下筋膜与皮肤, 以防皮肤与皮下筋膜分离, 导致皮瓣坏死, 术中注意勿损伤伸指肌腱腱周膜, 否则供区植皮不易成活, 将皮瓣向近端掀起。从第2掌骨桡背侧斜向第1、2掌骨基底部作皮瓣蒂部S形状皮肤切口, 分离皮下组织后, 再沿第1骨间背侧肌肌膜下分离, 切取近端较宽的筋膜蒂, 远端与皮瓣宽度相同。切取筋膜蒂桡侧时尽量斜向第1掌骨, 这样切取的筋膜蒂包含桡神经浅支及第一掌背动静脉。松开止血带, 见皮瓣边缘出血活跃后, 向受区作皮下隧道, 要求宽松, 易于通过皮瓣, 使筋膜蒂不受压, 注意蒂部不可扭转, 以免影响血运。供区创面于同侧腕部掌侧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 并打包加压包扎。 cm
× cm~ cm× cm。术后石膏托制动1周, 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抗凝、活血化瘀药物, 术后2周拆线, 开始中医薰洗功能锻炼。
3 结果
本组14例, 1例皮瓣切取偏小, 缝合张力大, 边缘皮肤稍许坏死, 经中药熏洗治疗后完全愈合, 2例血循环障碍, 延迟拆线, 皮瓣完全成活, 10例术后伤口I期愈合, 皮瓣完全成活。半年后随访, 拇指功能及外形恢复均十分满意, 感觉迟钝, 触觉部分恢复, 痛觉恢复正常。
4 讨论
4. 1 食指背侧筋膜蒂皮瓣的关键点及适应症由于第1掌背动脉、指背静脉及指背神经为食指背侧筋膜蒂皮瓣的血供及感觉基础[1]。因此在切取皮瓣时一定要保护好第1掌背动脉、指背静脉及指背神经, 此
食指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末节指腹皮肤缺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