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教师发展中的困惑与需求的调研报告
2012-12-9
如果以35周岁为界限,那么我校的青年教师比例约为教师总数的36%,这批年轻的力量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力量,且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为了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中的困惑与需求,能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他们所想要的发展平台,我校党总支专门组织了青年教师座谈会。
一、调研过程
1. 调研内容
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以及需要校方提供哪些支持或机会展开非结构性访谈。
2.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的全体青年教师(年龄<=35周岁),既包括专业课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实训指导教师;既包括在编的教师,也包括非临聘教师;既包括专业课教师,也包括基础课教师。
3. 调研方法
以座谈会的形式,以教学部为单位,每次邀请15名左右的青年教师进行座谈,共五次。
二、青年教师的困惑与建议
青年教师普遍认为,目前教师“有课上”,“有课题做”,无论是学校快速发展带来的喜人势头,还是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的各种平台,都让青年教师倍感鼓舞。尽管如此,青年教师们在工作、生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他们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经过整理,青年教师的困惑与需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方面存在的困惑与建议
1. 专业课教师
(1)数控教学部
A. 教师无机会接触高端机床的使用
学校数控实训中心的高端机床日夜运转,全部用于校企合作的合作单位来生产产品,教师没机会接触这些机床;即使有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品制作,时间也较为零散,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参与;某些高端产品,全部是外包完成,实际上我校的教师完全有能力来做,即便不会做也可以边学边做。
建议让老师多参与这些设备的使用、参与产品的制作、研发等。
B. 数控设备的质量有待提高
我校数控专业的硬件设施是到位的,但与工业技术学校相比,设施也不是太好,质量上还有提升空间。
C. 数控老师欠缺软件的学习与培训
老师谈到下厂实践便发现,技术是“一年一个样,二年看不到样”,即老师所教的与企业脱节是蛮明显,并存在思维方式的区别;目前老师软件学习学的是基本操作,但这些远远不够胜任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D. 特色班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
有教师谈到“一带特色班,便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建议建立定期交流的机制:一是要走出校门去学习,增加对一线操作的了解与培训;二是形成外聘专家带老师的形式,专家可以是来自企业的,有可以是来自其他院校的,也可以是天山路的考评员。
(2)机电教学部
A. 可供选拔参加国赛的学生少
焊接专业参加国赛,班级人数才10多个,可供选拔参加国赛的学生更少。基本靠外援。要拿金牌,压力大。
B. 钳工实训教学与外界脱节严重
从钳工实训指导来看,主要还是沿承以往老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与企业、星光大赛、国赛之间的脱节明显;日立电梯冠名班,试图在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但遇到很多困惑,包括教学内容的设置,如何更好地实现校企对接,都需要专家指导。一方面缺经验,一方面也缺匹配可操作模式的指导。
建议学校能多组织参观学习:可以到其他学校的机电专业的训练模式,也可以到企业学习相关的工艺流程,以提高教师
关于青年教师发展中的困惑与需求的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