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celona pavilion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Mies van der Rohe 1929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is paper
Introduction of Architect
His philosophy and works
Study of the Barcelona Pavilion
目录
Barcelona pavilion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Introduction of Architect
———密斯·凡德罗—- -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
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
1908年到1912年间,密斯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合的一些看法。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遗留的风格。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Introduction of Architect
———密斯·凡德罗—- -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
第一次大战开始,密斯暂时放弃了事业,投身于战斗中
1919年开创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1929年为德国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他于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期间曾在包豪斯担任教学工作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Philosophy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Philosophy
少就是多
以刚和玻璃的纯净形式为特征讲求技术的精美
密斯早期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主张建筑必须具有时代性,他在1919-1921年提出的钢和玻璃摩天大楼方案具体反映了这个特点。他认为今天的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而它是一个材料问题,他找到了他认可的工业化新材料,即钢和玻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是光亮式的玻璃摩天楼在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一种风格......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Philosophy
流通空间
与二十世纪其他三位建筑大师中的赖特不同的是,密斯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显露过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向往。但"流通空间",诚如我前面对密斯的"少就是多"的理解,'他的流通空间之所以与中国造园艺术全然不同,其差异性甚至使一般人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原因就在于: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而中国园林的流通空间是有意营造的随意的,自由的,室外的,它是流动的,,二者又的确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为人营造的这些空间中,二者都成功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Philosophy
全面空间
或称为"通用空间"、"一统空间""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中,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贯通的小空间,当我们把其中的隔墙移走,,我们可以随意布置,"全面空间"了,我无从推断出密斯是否也象我这样从"流通空间"得到"全面空间","形式服从功能"不同的是,密斯认为人的需求是会变化的,今天他要这样,明天他又会要那样,而建筑形式可以不变,套句中国古话,就叫"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空间,人们可以在其内部随意改造,那需求就能得到满足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works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1929年]
范斯沃斯住宅[1945~1950年]
西格拉姆大厦[1954~1958年]
伊利诺州工学院建筑系馆[1955年]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2~1968年]
代表作品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
wor
巴塞罗那德国展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