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理的风险与管理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助产2班 xxx
【摘要】产房护理是一项风险高、技术性较强、关系着母婴安全的护理,稍有差迟,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及发生医患纠纷。随着经济发展与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医护纠纷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对产房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就产房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及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作一个初步分析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助产与护理安全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医患纠纷,保护自身权利。
【关键词】产房护理 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1 风险管理分析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安全意识,对本专业风险易发因素认识不清,如产妇坠床、阴道内遗留纱布、院内感染、切口感染等;对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记录重视不够,文字书写不清或有涂改,记录不及时,与医生记录不一致,不了解患者享有的知情权,未能详尽告知义务,说话随便,如当着产妇的面谈论工作中的失误、或谈论工作以外的事情,打电话聊天,让产妇心理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从而引发纠纷。
服务态度问题。由于护理人员每天接受产痛的刺激和繁忙的工作,情绪极易激惹,加上产妇家属的不配合等因素,因服务态度而引起医患矛盾。护理人员不注意说话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生硬,对产妇的痛苦表现得不耐心,使产妇紧张、恐惧或难以承受,也是容易引发的纠纷。
工作细节不到位,不遵守操作常规,护理操作程序不规范。产妇情况瞬息万变,难以预料性,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注重工作细节,检查到位。尤其在节假日或夜间值班人员少,工作量大,容易出现忽略工作细节、随意简化护理工作流程等情况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如胎盘检查不仔细,使部分胎盘残留宫腔,阴道填塞纱布,没有留尾条,缝合完毕不做肛查,忘记取出纱布,产后不按护理常规观察宫缩及膀胱充盈情况,造成产后出血。这些都增加了产妇的痛苦,使产妇和家属不满,引发风险。
护理技术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护理因护理知识欠缺和工作经验不足。对产程中潜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不能很好的配合接生医生,产程观察不严密,消毒不严格,新生儿窒息不能及时处理等。二是低年资助产士操作技术不熟练出现会阴Ⅲ撕裂、产后出血、新生儿产伤的风险。三是严重并发症不可预见性,如羊水栓塞,临床病例少,但病情发展迅猛,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不及时,缺乏处理经验。
护士心理因素:护士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这给她们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使身心疲惫,导致护士对自己的工作丧失热情,易情绪激动等,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工作表面化、机械式,出现护理差错,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使患者不满意,容易引起纠纷。
医疗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医疗设施不安全,平时不注意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使用中出现问题,如胎心监护仪出现故障。新生儿吸痰器、复苏囊出现故障没能及时检修延误抢救等。因此护士不仅要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还要定期检修,保证仪器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如地面太湿滑产妇容易摔倒,待产床无床挡,产妇疼痛在床上翻身容易坠床。
2 风险管理对策
有计划地培养在岗转行助产士、面对社会招聘助
产房护理的风险与管理护士护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