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狂犬病暴露处置.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经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病死率100%

狂犬病可防、可控、不可治
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
对酯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5%酒精、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
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
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
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
狂犬病的致病机理
繁殖:病毒停留在伤口附近横纹肌细胞内缓慢繁殖,最短72小时,最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
S:病毒由外周神经进入中枢神经;每天12-
100mm速度转运,到达中枢
就不可逆转
扩散:病毒从中枢神经向
各器官扩散,如唾液腺、味
蕾、角膜、肌肉、皮肤等,
在CNS中主要侵犯迷走神
经、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
经核
传染源
狂犬病病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广泛的宿
主感染谱,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均可感染。
主要传染源: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鼠等;(自然宿主)
家畜:犬、猫、猪和牛、马等;(中间宿主)。
外表健康感染病毒动物,亦可作为传染源。
埃塞俄比亚:5 只外观健康犬在从唾液中第一次分离出狂犬病毒后能存活3—39个月;
广东CDC:%;
储菊仁等:% (162/909)的狂犬病死亡者是生前被外观健康犬咬伤致死;
1989年北京:10/ 29狂犬病死亡病例是被无症状犬咬伤。
传播途径
动物咬伤(最主要途径);
带毒犬的唾液舔舐伤口;
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
气溶胶传播;
人之间的传播(可能性小)
组织(如角膜)、器官移植手
术、病人咬人或通过唾液直接
或间接污染健康人的伤口。
人狂犬病预防原则
人狂犬病预防
暴露前免疫
暴露后处置(预防性治疗)
狂犬病暴露的定义
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暴露前免疫
定义:指未被动物致伤或未接触狂犬病病毒前的疫苗接种
适用人群:
具有暴露于狂犬病风险的人群
与犬猫等动物接触较多的人员
狂犬病诊疗、研究、疫苗生产者、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护理病人的医务人员
前往狂犬病高发地区工作或旅游者及高发地区的儿童
暴露前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全程接种3针
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疫苗
加强免疫
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完成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可在体内长期维持狂犬病中和抗体保护水平
暴露前疫苗接种禁忌症
免疫缺陷病人不建议暴露前免疫
妊娠妇女、发热及各种疾病、过敏性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考虑推迟注射
对一种疫苗过敏者,可更换另一种疫苗继续原有免疫程序
暴露前免疫的优点
保护
高暴露风险的职业人群
狂犬病高发地区,如果有足够的疫苗供应,可以建议儿童接受暴露前免疫而获得抗体保护
那些可能意识不到暴露的人或没有条件及时进行暴露后处理的人
简化
与暴露后免疫相比,可减少所需疫苗的针次和剂量
不必使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

人狂犬病暴露处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75 MB
  • 时间2018-09-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