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预防与宣传教育
【摘要】目前,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确定结核病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为此政府机关也将其纳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中。学校作为人群聚集地, 即传染病的高发地, 做好结核病的预防以及宣传教育, 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校;结核病;预防;宣传教育
近年来, 我国大中小学校已经发生多起聚集性结核病的发病状况, 并且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调查显示, 这种状况还有增多的趋势。结核病作为一种近距离内主要依靠呼吸传播的疾病, 在人群聚集的环境下, 如果有传染源的存在, 就极易引发结核细菌的传播, 从而造成大范围的人群发病。而学校作为人群聚集地, 结核病发病的风险十分之高[1]。据统计, , %。2010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肺结核患者99万余人, , %, 在学生肺结核报告人数中15~24岁年龄组占学生报告总数的84..6%,(%), (%)。(%), (%), (%)[2]。学生患结核病报告率总体有明显下降, , , , 五年间下降35%[3]。因此, 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做好结核病的预防与宣传教育。
1 学校结核病的预防
1. 1 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人员密度大、相互接触密切、学习压力大、营养条件差、缺乏体育锻炼, 也容易感染和传播结核病。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 由于紧张的学习和集体生活的特点, 学校结核病暴发的案例时有发生, 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 2 尽可能减少学生的生理、心理压力以及课业任务量, 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有时间参加锻炼, 保持身体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1. 3 各类学校要尽可能的完善新生的入学体检制度, 把结核病的检查列入体检的检查内容之中, 并且将检查的结果纳入学生的健康档案中。对于在检查中已经被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学生, 要建议休学, 使其在家或者在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待病情康复之后, 再准其入学。对于非传染性的患者, 要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建议其休学或者是在校接受治疗, 若在校接受治疗, 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结核病的规定, 对其实施管理, 并且要保证全程有当地卫生服务站或者是校医生的监督, 以便确保用药的规则, 以及治疗的合理。
1. 4 学校要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每天负责对公共场所, 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楼梯口、走廊、体育馆等, 进行通风和消毒, 以保持空气的新鲜, 减少细菌的传播机率。
1. 5 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患者。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三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 就应怀疑可能得了肺结核, 要及时报告校医和学校领导, 并尽快与家长取得联系, 及时带同学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1. 6 学校所在地的传染病防治机构, 应该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做好技术支持, 定期对学校结核病的防控工作进行检查, 针对
学校结核病预防与宣传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