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听畅想曲:索尼
索尼公司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走向国际化的象征。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索尼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是一个小企业。经过3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日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称之为“索尼的神话”。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方面更为显著。现在,包括出口和海外生产在内,约70%是面向海外的。可以说,在日本企业中,它是推进国际化方面走在最前列的一家企业。
在开展国际化的同时,索尼公司在国内建立了许多合办的企业和分公司,形成了一个称之为卡特尔式的企业大军。它的事业范围是极其广泛的。索尼总公司不仅包括电子工业领域,而且还发展到化妆品以及生命保险等许多领域。它的经营真可谓“四通八达”、“神通广大”。不容忽视的是,索尼公司具有较高的信誉。顾客对索尼商品怀有很深的信赖感,这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名不虚传的。这是支撑“索尼的神话”的强大力量。进入80年代后,索尼的典型的经营能力、技术力量、市场力量将充分发挥出来,作为企业集团的尖端的经营,将进一步得到独特的发展。
一、国际化战略
在日本,索尼是向跨国发展的企业中的最先进的厂家之一。索尼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有着高超的“技术力量”,能生产出附加值高的商品,具有能够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和实现国际化的能力。值得注目的是,索尼公司还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实现自己的向国际化企业飞跃发展的战略。
索尼公司实现国际化的第一个特色是,开拓海外市场的创造精神。
索尼公司最初向国际市场提供的商品是半导体收音机。日本最初的半导体收音机,在美国市场上受到高度的评价。在60年代,建立了独资企业——“索尼·美国”。把这种附加值高的商品,做到生产和销售一元化。当时,在国外以自己的力量销售自行制造的产品的日本企业,只有索尼公司一家。因而可以说,索尼公司是开发海外市场的先驱。
第二个特色是,首先将新产品在美国市场上进行销售,有了成效之后,再引进到日本市场上来销售。
索尼公司以优势的高级商品的信誉为背景,在市场成熟度较高的美国市场上获得成功之后,再将产品销售到日本及其他国家。这一种销售商品的方式占绝大多数。从1981年夏季开始,预定将新的情报机器首先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这样,能充分发挥索尼公司在美国的强有力的销售能力。
二、多边化战略
1、细胞分裂型的企业体制
索尼这个企业,传统的做法是分离组织并使之独立,作为另外的公司单独生存。这样作,可以说是细胞分裂型的体制。
1961年,在东京银座建起了索尼公司大楼,作为管理公司,成立了索尼企业。1962年,索尼服务公司、索尼仓库、索尼化学工业公司等企业相继成立。从1965年以来,还建立了索尼音响工厂、索尼精密机械公司、索尼半导体公司等企业。现在,在日本国内与索尼有直接关联的分公司就超过50个。
根据日本分离事业成立独立分公司的原则,明确责任和权限,进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可以防止由于组织过于庞大而带来的僵化和官僚主义现象。并且经常使得组织富有活力,灵活地起用人才,进而使效率不断提高。同时,由于都成为独立公司,使更多的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2、索尼公司多边化的特征
(1)索尼公司与海外的第一流企业结合在一起,以此为中心开展活动。这是由于在海外的索尼企业信誉很高的
随身听畅想曲:索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