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的成语_117害怕的成语
【成语名字】魂飞魄散
【汉语拼音】hún fēi pò sàn
【成语解释】
(一) 魂魄离开身体,形容非常恐惧害怕。〈鸦去鹊来篇〉诗。
(二) 魂魄离开身体,指死亡。语或本《》。
(三) 魂魄离开身体,形容心神不宁、恍惚迷乱。《》。
【成语典故】
(一) 〈鸦去鹊来篇〉诗(据《》引)
昨日鸦鸣绕庭树,道上行人色惊惧。试呼行者问如何身为户长催残税。残税自昔称难理,三年尤非四年比。……千钱代输犹可出,今日方输又明日。父兮母兮叫不闻,遗体鞭笞同木石。日日鸦鸣期会到,血洒公庭深不扫。遂令着处听鸦鸣,魂飞魄散心如捣。和气致祥垂致异,已甘旱魃来为祟。忽惊鸦散鹊交飞,高枝报喜仍低枝。万口欢呼声动地,府今尽放三年税。
【成语注解】
1、捣:搥击。
(二) 《》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慌得那四海龙王在半空里,收了雨泽,高声大叫:“天蓬元帅!卷帘将军!休在林中藏隐,且寻你师兄出来!”
【成语注解】
1、胸堂:同“胸膛”。
2、残生:指剩余的生命。
(三) 《》
幼小与偕,绸缪莫甚。又同笔砚,总夸谢氏之能文;甫就冠笄,未遂子平之卑娶。眉来眼去,魄散魂飞。已知夙世之缘,俱有少年之泰。好合定期于鼓瑟,心知不待于挑琴。
【成语注解】
1、好合:男女结合。
2、鼓瑟:弹奏瑟。
3、挑琴:弹奏琴。
【成语出处】
(一)
1、〈鸦去鹊来篇〉诗:“日日鸦鸣期会到,血洒公庭深不扫。遂令着处听鸦鸣,魂飞魄散心如捣。”(一)
2、《○.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且说申阳公摄了张如春,归于洞中,惊得魂飞魄散,半晌醒来,泪如雨下。”(一)
3、《》:“满船人惊得魂飞魄散,目睁口呆。”(一)
4、《》:“这些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不知道太爷的利害,睡梦里也是怕的。”(一)
5、《》:“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的魂飞魄散。”(二)
1、《》:“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三)
1、〈〉曲:“这娇人何方姓名,素不曾识面调情,平白地将人勾引,魂飞魄散,使我战兢兢,觅尽天涯不见形。”
【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形容非常恐惧害怕。
使用类别 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魂飞魄散造句】
1、看到车祸现场血淋淋的画面,已经把他吓得魂飞魄散了。
2、这场车祸,让他吓得魂飞魄散,脸色惨白,活像个死人。
3、车子差一点坠入深谷,吓得大家魂飞魄散,有如鬼门关前走一遭。
二、
语义说明 指死亡。
使用类别 用在“丧命死亡”的表述上。
【魂飞魄散造句】
1、两辆车高速对撞,车里的人全数魂飞魄散,当场死亡。
2、溺水的学童虽被救起,可惜早已魂飞魄散,没有气息多时。
三、
语义说明 形容心神不宁、恍惚迷乱。
使用类别
害怕的成语 11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