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doc略论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
管成峰,耿琰,赵娜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摘要:黄自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音乐领域极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他所有的音乐作品中,艺术歌曲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其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通过对其中之一的《春思曲》进行略析,对黄自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略作解读,并探求其创作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
..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创作手法
DOI:.22-1296/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 A :1671—1580(2015)06—0144—02
收稿日期:2014—12—30
简介:管成峰(1980—),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耿琰(1981—),男,山东滨州人。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赵娜(1982—),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一、《春思曲》的创作背景
自中国进入新文化运动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对当时国人的思想启蒙和意识改造的重要性,通过仿效西方开设音乐课、创办新学堂、留学等途径以改良中国音乐文化现状,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1929年,黄自先生留学回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美学思想经过了几次重要变化。他亲眼目睹了国内的革命斗争,因此,立志将音乐化作武器,并创造了很多爱国歌曲。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潮也对黄自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创作上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语言通俗易懂。艺术歌曲《春思曲》出自1933年6月黄自先生创作并出版的第一本个人艺术歌曲集《春思曲集》,这首歌曲成为后世经典的音乐会曲目,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二、《春思曲》的歌词大意
歌词为:“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钿。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花栏前。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
《春思曲》的歌词出自韦瀚章的诗词,曲谱是黄自于1932年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期间所创作的。诗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描写的是潇潇夜雨之中,少女思念远方恋人,愁绪满怀,辗转反侧,清晨醒后,对镜梳妆却看到日渐消瘦的自己。下阕
“小楼独倚”,杨柳轻拂飘荡,孤寂的夜雨被春风吹散,“更妒煞”三个字恰到好处地描述了少女心境的波动,看到双飞燕便联想起自己和远方的爱人,从而“孤寞之情”更加凸显。从“忆个郎”开始,全词情绪陡然高涨起来,描写了少女急切盼望远方恋人快快归来,陪伴身边。歌词运用了文言文写作手法,将少女心理上的层层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
三、《春思曲》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上属于带再现的单二部。A乐段共由两个乐句构成,从“潇潇夜雨滴阶前”开始,至“懒贴花钿”(2~11小节)结束。该乐段(包括前奏)调式上运用了F大调,这部分两个乐句的平行进行中,后一乐句(6~11小节)是从前乐句中自然延伸而来,在这两个乐句中,后一乐句运用暂时离调手法,在和声调式色彩上,与前一乐句产生“过渡色”对比。与此同时,第9小节的钢伴部分加入了前奏部分的和声,从而刻画出少女内心世界的苦思惆怅而又无可奈何。乐曲 B段的发展从第11小节“小楼独倚”部分开始,
略论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