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二年级)
一、说明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内容简要介绍中国古典文献的起源和发展,古典文献的类别与体式;古典文献的收藏与研读;古典文献学与传统学术;以及古典文献与古代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同时,初步学习训练有关古典文献使用、鉴别、研读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
(二)编写依据: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三)目的任务:系统讲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简要内容与操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及古典文献学的面孔,初步掌握使用、鉴别和研读古典文献的能力,有益于中学语文教学。
(四)课程类别:选修课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表
学时教学安排
教学基本内容
授课
讨论
习题
实践
小计
第一讲古典文献概述
√
第二讲文献体制与形态
√
第三讲文献版本(上)
√
第四讲文献版本(下)
√
第五讲文献校勘(上)
√
第六讲文献校勘(下)
√
第七讲文献辨伪
√
第八讲文献辑佚
√
第九讲文献标点
√
第十讲文献注释
√
第十一讲文献翻译
√
第十二讲文献目录(上)
√
第十三讲文献目录(下)
√
第十四讲文献典藏
√
第十五讲文献的利用
√
第十六讲电子文献
√
第十七讲讨论
√
第十八讲复习
√
总计
√
36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讲古典文献概述
知识点:中国古典文献的总体情况与现存情况
第二讲文献体制与形态
知识点:中国古典文学形态及其历史演变
第三讲文献版本(上)
知识点:版本概念及各种版本
第四讲文献版本(下)
知识点:版本学的作用与意义
第五讲文献校勘(上)
知识点:文献致误的原因及其分析
第六讲文献校勘(下)
知识点:校勘方法及其运用
第七讲文献辨伪
知识点:文献伪舛的原因及辩证方法
第八讲文献辑佚
知识点:文献散佚的原因及收集整理方法
第九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