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文献学01709332008年1月30日编写)
开课院系: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开课对象:中文系三年级全体学生
教学目的:
培养、训练中文系学生使用、辨别古典文献的能力。提供必要的古典文献学知
1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文献学01709332008年1月30日编写)
开课院系: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开课对象:中文系三年级全体学生
教学目的:
培养、训练中文系学生使用、辨别古典文献的能力。提供必要的古典文献学知识。认识各类载体的价值。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当掌握怎样寻找文献、怎样辨别文献和怎样使用文献的能力。
教学用时及其分配
总36课,讲授30课时,6课时实习。
考核:
期末考试。试卷结构:名词解释20%,填空20%,简答题20%,论述题40%。
教材:教师自编
参考书目: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2年版
熊笃等:《中国古典文献学》,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讲授提纲:
第一讲:绪论(2学时)
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
(一)学习文献学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二)由于近代白话文运动造成了今人阅读古籍的困难,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已经很陌生了。我们中文系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阅读和研究古籍是我们中文系一项重要任务。
(三)中国古籍浩如烟海,文献学课程就是帮助大家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熟悉古典文献,正确使用古典文献。
(四)古典文献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这套体系对于我们正确使用古籍很有帮助。
2
(五)研究学问、撰写学位论文需要文献学知识。
三、文献学的主要内容
(一)文献的范围
(二)文献学的研究对象
(三)文献学的主要分支
四、如何学好古典文献学课程?
(一)多读线装书
(二)在研究中学习
第二讲:中国古典文献的形成(2学时)
一、文献的含义和价值
二、文献的主要载体
(一)甲骨
(二)青铜器
(三)布帛
(四)竹简
(五)石头
(六)电子载体
三、史官与中国文献的产生机制
(一)史官传统
(二)史官的文献制作
、起居注的写作
四、纸质文献的装帧形式
(一)洛阳纸贵——纸质文献的诞生和发展
3
(二)书籍装帧形式
4. 蝴蝶装
五、书籍文字显现形式
写本
刻本
活字本
激光排照本
第三讲:早期文献的整理(2课时)
一、孔子的文献整理
(一)两周文献的命运
(二)孔子是否整理过六经?
二、刘向父子的校书活动
(一)刘向父子时期天下图书存逸情况
(二)刘向父子的校书活动
1.《汉书·艺文志》说法
4
第四讲:东汉以来文献的发展和遭
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