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选自清・金缨《格言联壁》
(
上联讲严于律己, 下联讲宽厚待人。 意思是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 进而以是克非、
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上联
语出《论语・卫灵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即是说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怨恨就不会来了。韩愈则进一步阐释: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
周(严格而全面) 故不怠; 轻以约(宽大而简略) ,故人乐为善。 ”《原毁》)下联源出 《文子・ 上
义》:“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人。 ”即是说人无完人,故有德行的人
不责备于人。如何宽厚待人、不论人非呢?
明人洪应明说得好: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
(《菜根谭》)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话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一条为人处世的格言,虽
然听起来好像深不可测,未免古板而呆板,但仔细想想,它却有很值得我们遵循的地方。
“静坐常思己过” ,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功夫。 假如我们能在静下来的时候, 想想自己在做事或
待人方面疏忽或亏欠的地方,自然就减少了对别人的抱怨、嫉恨或报复的心情;同时也得到
一些警惕,以后将不再犯同样的过错。我想这是前人劝我们“静坐常思己过”的真正意义。
至于“闲谈莫论人非” 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警示格言, 把谈论别人是非的精神用来 “常
思已过”,既可减少得罪人的机会, 又可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平时为人
处世时对人抱持一个“恕”字,时时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错处,
原谅别人的缺点,不去故意挑剔别人,这就可以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快乐。常见有人在说话
方面不饶人,你损我一句,我必定要报复你三句,认为这就是精神上莫大的胜利。可是事实
上,我们知道,无论所争执的事是大是小,既有争执和意见,心里就不会舒服,无论自己是
胜是败,精神上总难免受相当的损失。以后就更难和平相处了。在这种你争我斗的环境下工
作,工作效率和成就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对人的心理也会造成巨大压力。假如大家见了面都
是一团和气,彼此心中没有成见,没有意气用事的地方,嘻嘻哈哈,有说有笑,那该多好!
而这种快乐气氛的造成,就是靠着每一人从本身做起的一种宽厚、容忍的态度。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这句话虽然听来未免迂腐,可是,仔细想想
,它却有很值得我们遵行的地方。
“静坐常思己过” ,是一种反省的功夫。 我们假如常能在静下来的时候, 想到自己在做事或待
人方面有疏忽有亏欠的地方,自然就减少了对别人抱怨嫉恨或报复的心情;也同时由于明白
了自己的过失而得到一些警惕,以后将不致再犯同样的过错。这是前人劝我们“静坐常思己
过”的真正意义。
至于“闲谈莫论人非”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金科玉律。
把谈论别人是非的精神用来 “常思己过” ,既可减少得罪人的机会, 又可随时改正了自己的缺
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有人说:“假如我们都知道别人在背后怎样谈论我们的话,恐怕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 ”这并
不是一句否定人与人之间友情的话,相反的,它正可以告诉我们,对背后的闲话尽可不必去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