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依据《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广西扩大开放合作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桂政办发〔2017〕14号)编制。本规划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钦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分析研判“十三五”面临的外部和内部形势,按照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与总任务,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未来一段时期钦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市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是钦州开放合作发展史上不平凡的时期,全市全面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开放合作,超额完成主要经济贸易指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站到新的历史起点,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引领和促进作用,为“十三五”时期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对外贸易跨越发展
“十二五”时期,钦州紧紧围绕“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目标,大力实施对外贸易的开放合作发展战略,成功搭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等面向东盟合作的台,提升了钦州在国际贸易开放合作的战略地位。5年
间,通过大力培植外贸主体,积极促进外贸产业转型升级,贯彻全区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提升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打造磷酸出口加工基地,培育商品出口品牌等,钦州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如图1示),成为广西第二个突破50亿美元的地市,%。
图1 2011-2015年钦州市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图
二、投资合作效果显著
“十二五”时期,钦州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前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利用外资总体增长,呈现较好的趋势,稳居全区前3名。外商投资领域多以制造业、房地产业为主;投资来源地以香港和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地为主。引进内资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北京和浙江等地,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2011
-2015年,,引用内资由439亿元增长到700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如图2示)。中石油千万吨级炼油项目、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中粮油加工项目等重点产业均落户钦州。新加坡船务有限公司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公司的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极大地促进了北部湾地区集装箱业务发展。对外投资在数量和投资总额上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累计15家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以越南、老挝为主,投资行业以采矿、农林、商务服务等为主。
图2 2011-2015年钦州市利用外资、内资发展趋势图
三、开放平台稳步发展
钦州拥有多个台。“十二五”时期,紧紧抓住国家开启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机遇,积极申建台,加强与周边地区交流合作,为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市场交易枢纽和宜商宜居新城提供有力支撑。201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年2月钦州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营,2014年8月二三期通过验收实现全面运营;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并全面启动建设,率先开展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人民币贷款等跨境金融业务,行政审批、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区前列,为钦州打造面向东盟的台亿元以上企业新增148家,达到198家。
四、口岸开放明显提升
钦州港作为北部湾中心港,战略地位优越,是我国西南海岸线上的天然深水港,港口吞吐能力较大。“十二五”期间,钦州不断加大港口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修建钦州港口岸联检楼、钦州保税港区查验部门技术业务用房、口岸查验部门公寓楼、果子山边地贸口岸联检楼、鹰岭和勒沟作业区等口岸监管设施。2011年11月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整车进口口岸。“十二五”时期,,%。,%。钦州现有生产性泊位83个,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港。全面实施亿吨大港工程,港口吞吐能力5年新增5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北部湾港首位,建成运营3条高速铁路和2条高速公路,迈入高铁时代,北部湾沿海综合交通枢纽和集装箱干线港地位进一步确立,努力打造成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港口。
五、区域合作取得进展
在广西区内,积极落实《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强钦北防合作,辐射带动玉崇百,联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努力打造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北
钦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