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睾丸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关键词】超声诊断;睾丸表皮样囊肿
doi:.1004-7484(s).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95-02
睾丸肿瘤约95%以上是生殖细胞的恶性肿瘤,睾丸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睾丸良性病变,其发生率不足睾丸肿瘤的1%[1],多为一侧睾丸无痛性包块,囊壁内皮由鳞状上皮构成,分泌角化物,角化物不断脱落可呈层状,囊壁上皮可发生退行性变而钙化。我科于2013年4月诊断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5岁,左侧睾丸进行性肿大6年余,无任何不适感觉,近半年生长加快,有时有轻度下坠感,无疼痛。查体:×3cm×3cm,质硬,表面不光滑,无触痛。化验血β-HCG、AFP均在正常范围;超声检查示:双侧睾丸大小形态如常,右侧实质回声均匀,×,×,边界清,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周边为强回声,内部呈“洋葱皮”样改变,即强回声、低回声交替分布的层状结构,部分呈典型的“同心圆”样,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示:其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
2 讨论
睾丸表皮囊肿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有恶变倾向,是睾丸切除术的适应证。可发生于睾丸的任何部位,一般为单侧、单发,临床上多无症状,患者常因无意中发现睾丸肿块而就诊,CT及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不高,超声检查无创伤性,可作为睾丸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2]。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睾丸表皮样囊肿由内胚胎瘤的单胚层组单向发展而成,属于成熟、简单的畸胎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在15-30岁之间,本病例发生在青壮年,为单侧多发,就诊前偶然发现睾丸肿物,无明显其他临床症状。
睾丸表皮样囊肿多局限于一侧睾丸实质内,-,病理特征为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被覆角化鳞状上皮,囊腔内充满角化物质,有时可见钙化灶[3]。肉眼呈灰白色,边界清,与正常曲细精管分界清楚,质地中等,镜下见囊壁为角化鳞状上皮,
超声诊断睾丸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