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众为何不再是知识的消费者.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众为何不再是知识的消费者?
●李涛
知识生产从传统走过现代一直到当代,遵循着完全不同的加工逻辑,而这个加工逻辑变迁背后所深深折射的则是知识加工中的隐形专制逻辑与封闭主义:从知识生产的“个体生命性”到知识生产的“客体消费性”一直到知识生产的“自我周期性”,知识加工被紧密地镶嵌在一套严密的社会控制链条之中。
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生产源于兴趣和爱好,属于精雕细琢的手工艺品,它本质上与社会各群体中任何一个有志于此的个体生命相互关联,其知识生产绝不是为了消费本身,而仅仅是一种礼物式的经验沉淀、自我体验与群体馈赠,知识生产与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在传统意义上讲,传统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他们相互之间的知识交换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群体确认或者是族群仪式而已。
而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则是由市场消费所导引,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类型的知识消费需求,而这些庞大的消费需求逐渐形塑和建构了现代知识加工体系,在这套体系中,“消费决定生产”犹如一条律令一般而彰显了知识加工体系中的角色权利分工关系。作为消费者的民众在知识体系中具有绝对的主体性,他们的知识需求和情感愿望决定了知识生产者们的知识生产缘由,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知识逐渐转向,由对传统经典的形而上崇拜而转向到对可确定性和可应用性学问的形而下崇拜,因为普通民众在愈来愈难以寻找到安全感的风险社会中,唯一能够相信的精神依托可能就是具有确定不移性的技术水平与科技含量。因此,这套知识加工体系下的知识生产就不再是以传统社会中的个体爱好与兴趣为依托,知识研究中心就会发生彻底的位移,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生产者中心不可避免的被知识消费者中心所替代,知识生产从纯粹私域的“个人王国”中走出,而逐渐被具有知识权威性的现代大学、研究院所、大众媒体等公共社会的“育婴房”所取代。
如果说这种“消费决定生产”的知识加工律令能够成为社会的常态,那么作为知识消费者的社会民众自然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喜好将真正促成知识研究的公共关切性,尽管这种关切导因是知识产品最大化的利润追求。但实际上,在当代社会中,现代意义中的“消费决定生产”的铁律将被彻底打破,因为社会民众的选择范围越来越被建构化和菜单化,因为当代个体在消费中心主义时代所形成的生存惰性已经使他们形成了需求表达的无能,即人们越来越无法表达真实清晰的具有独立性的主体知识愿望,因为所有长期为之服务的既往知识产品已经让碎片状的社会民众其独立表达的知识选择能力蜕化,人们在知识服务面前越来越习惯做“单选题”,而不是“问答题”,对社会民众长期知识服务的“单选题”关爱使他们在更为复杂的知识加工进阶中愈发无能无力,而这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却被知识服务的专业化术语牢牢遮蔽,因此民众习惯于相信知识创生本来与他们自身无关,那是专业化知识加工部门的事情,而专业化知识加工后的最新知识产品一定是最卓越的,因此值得拥有。
然而,真的是如此卓越以至于民众真心主动地不得不拥有如此最新流行的知识产品消费吗?不,这实际上是被现代知识加工体系利用社会民众主体性消费表达能力蜕化而刻意诱导出的主体性需求。在当代社会中,被赋予知识权威性和知识生产垄断性的现代大学、研究院所、大众媒体这种所谓的公共社会知识生成的“育婴房”其实就是现代知识生产的流水线工厂,这些服务于现代知识工业加工体系的知识工厂必须遵循“标准化统一”、“适时性

民众为何不再是知识的消费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09-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