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王清川田晓飞许敏
(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廊坊,065000)
摘要
利用 1968~2007 廊坊市 9 个气象观测站的雷暴资料及 1998~2007 年廊坊市雷电灾情统计数据,结合其经济状况和人口
密度,确定用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性模数以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廊坊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计算出廊
坊城区及其各县(市)4 个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后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各县市区的易损度,并按 5 级分区法对廊
坊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开发区及广阳区为极高易损区,全市无低易损区和极低易损区。所形成的雷电灾
害区划对本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对雷电灾害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供了比较客观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易损度区划
1 引言
雷电灾害是一种有巨大危害性的气象灾害。雷电所产生强大电流、高温、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
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常造成人员伤亡,使建筑物毁坏或起火,对电力、航空、通讯、计算机等电子
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航空甚至可能酿成空难事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城镇
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物中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建筑材料的多样化、新建高层建筑物智能化程度的提
高、计算机与通信信息系统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航空运输量的增加,雷电对建筑物的破坏,尤其
是雷击电磁脉冲对微电子控制系统损坏的事件时常发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大,加之目前的防雷设施还不
完善,防雷产品良莠不齐,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雷电灾害的认识不够、防范意识不强等等原因,使
得防雷减灾形势日趋严峻。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 1 万人,其中死亡 3000 多人,财产损失
估计在 50~100 亿元[1]。廊坊市全年平均出现雷电灾害性天气 站次,年平均出现雷电灾害灾情
站次,2000~2007 年直接经济损失达 122 万元,死亡 7 人,受伤 5 人。
由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牵涉到社会许多方面,问题十分复杂,因此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很难精确计
算。然而为了了解雷电灾害,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十分需要了解雷电可能造成的或已经造成
的后果,这就需要对这种损失进行评估,目前雷电灾害的评估多是灾后评估,即某处遭受雷灾之后,通过
实地勘察后得到接近准确的灾害损失情况。区划分析作为比较简便有效的一种灾害管理方法[2] ,近年来
得到应用。国内外对地震、泥石流、洪灾等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的研究有很多[3-17]。从灾害易损性的角度出
发,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分析,能将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程度,对防灾、减
灾和救灾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雷电灾害区划研究在多个省(市)一级气象部门已经开展[18-23],多
是将地市级行政区域作为基本分析单元进行风险区划。地市级气象局仅有潘长虹等[24]对吉林雷灾风险区划
做了简要分析,各级气象部门对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尤其是细化到县(市)一级行政
区的区划研究。对廊坊城区及各县市进行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易损度区划,为当地政府防御雷电灾害提
供科学决策依据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
2 廊坊市雷暴活动基本特征
廊坊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