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生活诉求
摘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近几年各个高校新设置的专业,结合大学实际经验和体会,主要对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便优化未来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小教语文专业;课程设置;对策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培养具有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不断得到探索与实践,其中把小学教育专业纳入高师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专业是很有建设意义的。而小学语文专业作为小教专业的一个分类,既有小教专业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即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三者为一体。因此,小学语文专业课程落实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育成果价值的高低,接下来就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各个高校中集中体现多元化的取向,又因语文学科的丰富性和经验性,其多元取向更为突出。表现为:学校希望我们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既是专业能手,又是科研专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家认可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多项全能人才。毋庸置疑,这其中应然状态的主观意图是好的,可实际效果往往是不易落实的,小学语文教师
“多面手”虽是普遍的共识,可仅仅靠大学四年的时间是完成不了的,学院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可如果每一门都浅尝而止、泛泛而学,毫无重心,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也没学到。其专业目标培养的错位就在职业与岗位的混淆中就能体现出来。教师是一种职业,而管理者、校长体现的是岗位,是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成长出来的。就如同没有出现过总统、总理专业一样,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应避免拔高、悬空,应注重基础素质和技能培养,立足于培养适合地方教育发展、合格而优秀的一线教师。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二元对立集中反映在课程设置模式和课程设置结构方面。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有分科和综合两个方面,课程设置结构存在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分歧,相对应地,分科设置模式趋向学科专业课程,综合课程模式趋向教师教育课程、多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比如,我们学院开设了文学概论、比较文学、中外教育简史、小教语文教材分析、数学实验等课程,可以看出有些杂乱,这样的实践结果却是趋向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淡化了自己的专业;而趋向学科专业课程的,远远不如中文系、教科院等专业培养的质量,不论是在课时的多少还是在学。由此也导致了学生继续考研深造和就业的冲突,因为课程的设置既不利于学生考研,就业所要求基本的教师素质也有欠缺,因此,许多学生迷失在专业定位的十字路口陷入两难抉择。
从高等教育视角来看,同教育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相比,小学教育本科的学术性水平和学术标准要求与大学本科专业学术水平的要求产生了较大的距离,而小学语文这样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其学术开发的潜力与目前的学术研究形成了矛盾,因此配套的小学语文教材不明确、不细化,处在一个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尴尬境地,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和体系方面的缺陷。专业培养目标游移在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天平上,导致了课程设置在学术性和实践性上的游移,
我的大学生活诉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