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关一体化改革介绍
2018/9/28
改革背景简介
1
改革基本思路
2
改革主要内容
3
改革配套措施
4
介绍内容
改革背景简介
改革效益分析
5
改革基本思路
改革效益分析
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配套措施
改革背景简介
改革基本思路
改革效益分析
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配套措施
中央精神
2013年5月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
2013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进一步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日在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三地汇报时,提出7点要求,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列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背景简介
改革基本思路
改革效益分析
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配套措施
-3
2013—
中央精神
去年以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署领导
鲁培军副署长、邹志武副署长先后4次主持召开“京津海关通关一体化”专题会议,3次听取改革方案汇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于署长
3月11日,于广洲署长召开总署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
总署党组
总署党组紧密跟进,在2014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于署长明确指出要以京津“双城记”为突破口,推进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
总署各司局
总署各司局全面指导,提出14类、36项修改意见;科技部门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方案修订,研究技术解决方案
京津两关
《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于2014年3月17日经北京、天津海关会签后上报总署;2014年4月3日,海关总署正式发文同意该《方案》
改革背景简介
改革基本思路
改革效益分析
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配套措施
京津冀通关一体化
一中心、四平台
通关效率问题
资源配置问题
执法统一问题
监管效能问题
实现“1+1>2”:风险防控的有机融合,专业审单的优势互补,提升管理效能
实现“1+1<2”:简化通关手续,尊重企业自主选择,促进贸易便利思路。
改革背景简介
改革基本思路
改革效益分析
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配套措施
横向融合,专业分工,优势互补
执法统一,程序一致,权责明晰
严密监管,区域防控,形成合力
减少干预,简化手续,便利企业
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分步实施
基本思路
从申报、风险甄别、专业审单、现场作业四个基本环节入手,实施通关一体化作业,将有限的监管资源投入到对高风险报关单的审核和实货监管上,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管链条,形成区域监管合力
改革背景简介
改革基本思路
改革效益分析
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配套措施
横向融合,专业分工,优势互补
执法统一,程序一致,权责明晰
严密监管,区域防控,形成合力
减少干预,简化手续,便利企业
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分步实施
基本思路
将化繁为简贯穿始终,把简政放权作为重点,破除不必要的人为壁垒,减少通关环节,降低通关成本
重点解决企业一地注册两地申报、一份担保两地通用、“三预”结果两地互认等实际问题,实现物畅其流,促进贸易便利
方案形成过程
改革基本思路
改革效益分析
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配套措施
横向融合,专业分工,优势互补
执法统一,程序一致,权责明晰
严密监管,区域防控,形成合力
减少干预,简化手续,便利企业
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分步实施
基本思路
改革是“试验田”和突破口,力求打破长期以来以直属海关为单元,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管理模式
两关在跨区域专业审单、区域化风险防控等方面先行先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力争变“试验田”为“示范田”
短期目标
建立“一中心、四平台”,实现一体化通关作业
与总署深化改革总体方案保持一致,统筹考虑“两步申报”、“单一窗口”、“区域审单”等业务改革项目
中长期目标
拓展一体化区域范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对接
京津冀区域关一体化改革介绍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