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学案
高二备课组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 “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重点难点:《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 “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老子生平及轶事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无处可考。据说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人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神奇的是,老子是 “从母左腋出”,生下时上唇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两只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为李耳,字聃。李耳生下来就能开口讲话,而且耳大是富贵之相,因而深得爷爷的喜爱。
老子研读 《尚书》的时期是他思想发展的成熟期。当时的老子声名鹊起,许多学者都慕名前来讨教。据说孔子就专程前往洛邑向李耳问礼。他们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他,背后的铭文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的回答是:一个人等到他的骨头部己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尚存。况且作为一个君子,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出而为仕,否则就随遇而安。会做生意的商人,常把货物藏得很严密,仿佛一无所有;有盛德的君子,看他的容貌,仿佛十分愚钝。去掉你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去掉你造作的姿态与过多的志向,这些对你有益无害。
孔子离去后,对自己的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翔;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动;兽,我知道它能奔跑。能奔跑的兽我可以用网去捕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钓绳去钓,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是否能乘风云飞上天呢?我今天见到老子,感觉他就像龙一样。"
本来,老子的思想已开始向隐居修养、追求无名发展,恰好此时周王室的一场内乱又使他得以由仕途中解脱。周王室发生内乱,景王崩,王子朝叛变,在守藏室中带走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国。此事波及到李耳,李耳于是辞去守藏室史官之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行至函谷关时,令尹喜请求道:"先生要隐居了,请尽力写一部书吧。"于是老子写成了一部书,这就是 《老子》。
二、关于《老子》(也叫《道德经》)
《老子》一书是老子思想的结晶。全书采取韵文体,约五千字,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书中阐释了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重点阐释了老子的思想核心—— "道即复归自然"。《老子》提出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不可认识的精神性的存在,在治理国家问题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书中,老子揭示、诅咒了由于阶级分化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及相应 的斗争;《老子》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事物持一种保守态度,对孔墨所提出的主张也十分反对;《老子》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景及其社会地位的改善丧失了信心,主张不争,主张安于自我满足,一心向往那种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子》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
《老子》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