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
简介
丹东市,位于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23′,北纬40° 07′。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丹东大陆海岸线长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岛、小鹿岛、獐岛等岛屿。
历史沿革
距今38至18亿年前,就有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1982年发现的:“前阳人”头盖骨化石表明,,丹东地区已有处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的先人在开拓、繁衍、生息。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果园古人村落遗址又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东地区的先人已迈入新石器时代。宽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区九连城龙头村等多处遗址则证明,3500至4000年前先人已进入青铜时代。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唐尧属青州,虞舜属营州,战县、武茨县,唐朝总章元年置安东都护府,辽建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朝属婆速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元朝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明朝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军队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是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安东人民站抗美援朝斗争的最前沿,被誉为英雄人民;安东市,被誉为英雄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东市经过“一化三改”,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安东人民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很大发展。
1954年9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设置辽宁省,丹东市隶属辽宁省。
地理环境
丹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间,是我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降水2/3集中于夏季。年平均气温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素有"北方江南"、"东北苏杭"之称,堪称旅游避暑的胜地。
春秋季节是南、北风交替的季节。春季冷空气开始衰弱北退,暖空气北进;秋季则反之。上述天气特点,丹东市,四季分明。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
丹东降水量较多,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区,占辽宁省降水量百分之七十。水源充足。-。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该区暴雨集中期。丹东地区江河密布,主要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区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4983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条,即鸭绿江、浑江、叆河、大洋河。。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还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
丹东鸭绿江风景
行政区划
振兴区面积 89平方千米,人口38万。元宝区面积 81平方千米,人口18万。振安区面积 664平方千米,人口19万。新城区面积 (规划预计) 凤城市面积5513平方千米,人口58万。东港市面积2445平方千米,人口64万。宽甸满族自治县面积6115平方千米,人口44万方千米, 预计人口60万。
旅游
丹东旅游资源占地面积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开发形成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丹东210公里,沿途6大景区、100多个景点构成一幅独具风情的边陲画卷和蔚为壮观的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作为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的城市,丹东依托境内鸭绿江、虎山长城、凤凰山、五龙山、天华山、黄椅山、大孤山、天桥沟、青山沟、蒲石河、玉龙湖、大鹿岛、獐岛等景区景点,与沈阳、大连构成辽宁旅游的"金三角"。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下游浑江口至江海分界处的大东港之间。陈运和诗《鸭绿江与丹东》忆历史:“甲午风云的残留抗美援朝的怒吼仍被记录在黄海波涛仍被讲述在鸭绿江口”。鸭绿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白头山,西南流至
凤凰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