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小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57-02
摘要: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这样幼儿才能对活动产生兴趣,并且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本文笔者就怎样利用手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好奇心活动兴趣
餐前活动时间,小朋友们总是乱哄哄的,说个没完。以前我都是带孩子们拍手打节奏或听音乐做律动,为的就是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能够尽快安静下来准备就餐。刚开始效果很好,可没过几天,孩子们失去了新鲜感。
有一天,我带着小朋友做餐前活动,我做了一个ok的手势,便对他们说:“小朋友,你们看我的手会说话呢。你们谁能猜出我的手在说什么?”他们马上安静下来,好奇的看着我的手。丫丫大声地说:“我知道,它在说ok。”“你们猜对了,我的手在说你们都是好孩子。”
我又伸出大拇指,问:“它又在说什么呢?”小朋友开始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了起来。这时我伸出大拇指、小指放在耳边,孩子们马上说:“你在打电话。”“那你们猜猜我在和谁打电话呢?”小朋友不出声了,我便说道:“大班的哥哥姐姐,你们好,马上要吃午餐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吃饭时要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吗?
”我趁着打电话的游戏又提出了进餐时的要求。
小朋友的兴趣很高,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接下来几天的餐前准备活动,我都让孩子们猜手指语言,做好玩的手指游戏,“能干的小手”“小手真灵巧”“手指歌”“手指操”等。这样,小朋友的小手再不会干一些无意义的事了,而且通过游戏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
在日常生活活动时,老师要多去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多一点变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气氛调节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更好的参与其中。所以,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这样幼儿才能对活动产生兴趣,并且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
会说话的小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