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业有限公司
回风斜井及延伸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前言 - 2 -
第一章工程概况 - 3 -
第一节地理位置情况 - 3 -
第二节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 - 3 -
第三节工程概述 - 7 -
第四节施工准备 - 7 -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9 -
第一节回风斜井施工 - 9 -
第二节暗斜井施工 - 14 -
第三节水沟、铺轨、硬化底板施工 - 17 -
第三章辅助系统 - 21 -
第四章劳动组织 - 25 -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27 -
第一节施工总进度计划 - 27 -
第二节保证工期和施工进度的措施 - 27 -
第三节冬雨季施工方案 - 28 -
第六章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 30 -
第七章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 - 31 -
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32 -
第一节质量方针及目标 - 32 -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 32 -
第三节施工质量检验、试验 - 35 -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 - 38 -
第五节文明施工措施 - 40 -
第六节执行标准及技术规范 - 41 -
第九章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 43 -
第一节组织与管理 - 43 -
第二节安全保证体系 - 45 -
第三节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 46 -
第十章环境管理 - 62 -
第一节环境方针目标 - 62 -
第二节控制措施 - 62 -
前言
根据XX煤业有限公司回风井井筒、回风暗斜井、轨道下山运输巷工程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纸和我单位施工装备能力,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在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以及合同所规定其它指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组织施工。
2、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选施工方案,组织平行交叉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建井工期。
4、合理安排资源和劳动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和物力,确保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实现。
二、编制依据
1、鸿福煤业有限公司回风井井筒、回风暗斜井、轨道下山运输巷工程招标文件;
2、鸿福煤业有限公司回风井井筒、回风暗斜井、轨道下山运输巷工程图纸;
3、《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
4、《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情况
,嘉乐泉乡咀头村北,行政区划隶属古交市嘉乐泉乡,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3′13″~112°04′32″;北纬37°58′14″~37°59′24″,属于西山煤田梭峪精查区边缘地带。
井田西距太(原)~宁(武) km,距太(原)~岚(县), km处通过。南部和东部外围分别有通往镇城底和嘉乐泉煤矿的铁路专线,交通较为便利。
第二节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
一、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1)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1)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含水层岩性为石灰岩、豹皮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各种岩性富水性不一。奥灰顶面向下20~70m为较纯的石灰岩,为发育岩溶裂隙的主要区段;往下为角砾状泥灰岩、石膏层、泥灰岩、泥岩的混合带,习惯称为“石膏带”,厚20~40m,此段可视作一个隔水带。再往下以石灰岩占优势,白云质成分增多,有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其间夹有泥灰岩或角砾状泥灰岩。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及溶孔为主,溶洞较少。
在水平方向上,受区域构造控制,富水性差异较大,古交矿区西、北部,由于埋藏浅,补给条件较好,富水性较强,据镇城底精查资料,·m,;在汾河以南,大川河以西,由镇城底经姬家庄至清徐为一向斜构造,向斜轴部奥陶系灰岩埋藏深,据钻探揭露岩溶发育微弱,透水性差,属滞流带。
本区水位标高:镇城底为+,古交市为+,李家庄为+。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含水层主要由L1、K2、L4三层石灰岩组成,含灰岩层段厚25m左右,灰岩在浅部裂隙发育,并有溶蚀或溶孔等岩溶现象,富水性中等;在深部则岩溶极不发育或无岩溶现象。据钻孔抽水试验,~,~。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
(1)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含水层
煤业公司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