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斜井井筒施工
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
第二章矿井设计概况 1
第一节矿井概况 1
第二节回风斜井井筒工程技术特征 3
第三节自然地理 3
第三章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4
第一节地层 4
第二节构造 6
第三节井田水文地质。 7
第四节瓦斯、煤尘、地温 8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9
第一节施工方案 9
第二节井筒施工方法 9
第五章施工辅助系统 20
第一节提升、运输 20
第二节供电 22
第三节信号、照明及通讯 26
第四节压风 26
第五节排水 26
第六节供水 26
第七节通风 27
第八节地面施工场地布置 27
第六章劳动力安排及主要施工设备选型 30
第一节风井施工工期安排说明 30
第二节劳动力安排 31
第三节投入主要施工机具明细 34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 35
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37
第九章安全保证措施 42
第十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6
第一节文明施工 56
第二节环境保护 60
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青岗坪煤矿
回风斜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青岗坪煤矿井筒施工招标文件,冀华能招字(青岗坪)080502号。
2、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青岗坪煤矿井筒施工平、剖、断面图S1416-111-(1-5)。
3、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青岗坪煤矿井筒工程量清单及说明。
4、青岗坪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5、《煤矿井巷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13-90)。
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MT5009-94)。
7、《煤矿安全规程》。
第二章矿井设计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青岗坪煤矿位于陕西省旬邑县东北约30公里,行政区划属马栏镇及石门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8°34′45″-108°39′00″,北纬35°07′45″-35°10′00″,,,。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设主斜井井筒、副斜井井筒及回风斜井井筒。
第三节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发育。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侧吊林子一带,,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的西川河谷,。。
2、河流
西川河发源于井田西北部,为长年性流水,自西向东汇入沮水河支流庙湾河,另外,井田内石洞沟流由东向西流入马栏河,流量随季节性变化。
3、气象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侯,年降水量平均为650mm,降水多集中在6-9月;年平均蒸发量1387mm,年平均气温9℃,℃,最低-℃,霜冻期为当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
4、环境
本区属中低山森林区,灌木丛生,无污染源,自然环境良好。除西川沟有村庄外,人烟稀少,区内无任何工业,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土豆、豆类等,经济落后。
5、地震
根据陕西省地震烈度图,本区处于Ⅳ度区,。
区内无生产矿井和小窑。
6、交通
铜川市耀州区—旬邑公路从本区南部石门一带穿过,,本区距梅家坪—前河铁路陈家山车站12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第三章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第一节地层
根据井田地质报告提供
1. 第四系全新统(Q4al):属洪冲积沉积。下部为砂砾石层,上部为灰褐色亚砂土、砂土。厚度0~,。
2. 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主要分布在山梁、山坡。以灰黄色亚粘土、亚砂土为主,中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和古土壤层。厚度0~,。
3. 白垩系下统华池组(K1h)
岩性以灰紫色、灰绿色粉砂岩与细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及粉砂岩,具水平纹理及水平互层层理,~,。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K1l)
上部为紫灰色砾岩,一般厚80~90m。中下部为棕红色厚层中粒砂岩。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分选性良好,泥质胶结,疏松易碎,具大型交错层理。砾岩:砾石成份以石灰岩为主,偶见石英砾,砾径一般2~15cm,滚园度好,分选性差,泥钙质胶结,砂质充填。~,。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5. 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
岩性为紫灰、棕红色砾岩,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石英岩或变质岩,砾径一般5~10cm,大者20~50cm,基底式泥钙质胶结,砂质充填。全区普遍分布,厚度21
回风斜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