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后会无期?
7月流金,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联袂大涨,%、%、%,市场久违的热情再次归来,沪深两市成交量创出年内新高。
就连证监会也罕见地对行情做了点评。8月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回答问题时就近期A股大涨原因列举出三重利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以及改革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
然而,从2050点到2200点,上证综指仅用了连续8根阳线,但在2200点之上却上攻乏力,围绕着2200点,市场展开了拉锯战。
A股市场下一步的方向成为投资者关心的核心问题:行情是昙花一现,牛市会后无期?还是步步为营地持续反弹?
经济是否企稳
按照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说法,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是构成本轮行情的第一重利好。
邓舸表示,%,%。7月中国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为52,创下18个月以来新高,表明经济出现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
而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数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增速为2013年4月以来最高,%,7月当月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至473亿美元,创历史高位。
招商证券认为,7月份出口增速大幅回升,劳动密集型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出口都有显著回升,近期欧、美、日、韩的贸易数据也均有改善迹象;预计在下半年欧美旺季来临之后,出口反弹仍可持续,成为短期经济回稳的正能量。中期内,出口的复苏有助于国内产能出清、稳定增长,降低系统性风险。
同时,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杰在研究报告中描述,高频数据也显示出一些积极的信号――首先,一些持续下跌的工业品价格出现了企稳或者回升,如水泥价格在连续下降四个月后,价格止跌企稳,而随着神华的限产提价,动力煤价格出现微幅上升,螺纹钢和板材价格也都有微幅上涨;其次,从发电量数据来看,7月以来的发电量环比数据持续超越季节性。
陈杰认为,综合上述数据来看,前期不断恶化的中观数据开始有所企稳,背后的力量可能来自于前期一系列“微刺激”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定向宽松。
但陈杰也同时提醒称,在前期股市的脉冲式上涨中,本身也蕴含了对政策放松带来数据改善的美好预期,而这种上涨要持续,须让市场看到两个市场化的因素能否被激活――第一个市场化因素是地产销售能否在持续的限购放松政策下出现改善,进而带动开发商恢复新开工;第二个市场化因素是制造业投资能否触底回升。
对于制造业投资,陈杰表示并不抱太大希望,目前大部分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要到2016年以后才有可能再次有扩张产能。因此,目前的关键还是地产市场。
从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变化来看,地方政府放松限购的热情非常高,7月的周度地产销售数据确实也出现一些改善,但随后销售数据再次出现环比回落,且放松限购城市的需求回升也是有强有弱。因此,目前地产政策放松对需求的刺激作用到底有多大,仍然存在争议。
此外,从2012年以来,开发商的投资行为就明显发生了变化――2012年以前的两轮地产周期中,地产销售开始回升后的1-2个季度后,开发商就会开始恢复新开工。而2012年二季度地产销售开始改善之后,开发商的新开工却直到2013年二季度才有所恢复,滞后了整整一年。而本轮地产政策放松若真能刺激地产销售出现持续回升,开发商在较高的库存压力和紧张的资金压力下,恢复开工的时间预计也将比较晚。9月以后就将迎来很多行业在一年中的“第二旺季”,如果地产投资仍然萎靡,那么旺季的成色就又将打上问号。
此外,陈杰还认为,“三角债”风险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如果短期内资金利率仍不能出现明显下行,那么这个风险可能将成为市场上的“黑天鹅”。
事实上,对于经济复苏力度持怀疑态度的并不只广发证券一家,其他主流券商研究机构也大多同此观点。
国泰君安认为,近期经济短期企稳主要是微刺激超预期,但经济回升模式仍走的是传统增长模式。而二季度微刺激后,%左右的底气渐足,政策在7、8月份选择观望。央行也强调定向降准不能长期使用,财政货币政策没有继续加码。三季度初可能还有二季度刺激后的滞后效应,三季度末(9月)投资和传统周期行业或将现回原形。
中银国际也认为,经济内生性复苏动力仍不足。周期品价格数据仍延续着低迷下跌之势,至少表明投资需求端仍偏弱。近期政策面释放出决策层对经济增长诉求明显提高的信号。在此背景下,经济仍将呈现出上行无力、下行有底的特征,对于市场的影响在边际减弱。
而从企业盈利角度来看,虽然表现出低位企稳的迹象,但改善迹象并不明显。安信证券表示, 2014年上半年,%%,%%有所提升,但依然低于
牛市后会无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