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孔子的美学思想.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基本特征
1、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
2、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
3、以耕读传家为治家之本
4、以义利合一为基本价值追求
5、以宗法为基本家族制度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思想
7、以直观意象为基本思维方式
延伸思考:全球化的问题
一、文化帝国主义
二、文化认同危机(文化无根)
三、更多文化冲突
四、对精英文化带来挑战(娱乐、平面)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重视人、表现人是基本动力
二、以城市文化为基本形态(与农业文化区别)
1、开放型的动态文化
2、公德意识、集团意识
3、法制为基本准则
三、理性的科学主义传统(工具理性、病毒)
四、重视学术民主(中国文化专制)
孔子的美学思想
一、审美/艺术:“仁”的实现途径
1、何谓“仁”
三种理解
2、艺术是实现“仁”的主观修养
(雍也)
3、艺术在教育上的作用
《泰伯》、《阳货》
4、孔子的唯美政治理想
《先进》
5、补充知识:何谓审美
见《文论》教案
二、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
1、孔子对艺术的规定:美善统一
A、《述而》和《八佾》:欣赏《韶乐》(雅与俗)
B、“礼”“乐”与“仁”:《阳货》、《八佾》
2、“美”是形式,“善”是内容:文质统一
《雍也》
3、孔子最终审美理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卫灵公》
4、美+善/文+质=“和”
晏婴(《左传·昭公二十年》)“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三、孔子论“兴”、“观”、“群”、怨“”
1、“兴观群怨”的提出:《阳货》
2、对“兴观群怨”的理解
兴:感发意志(朱熹)——不平则鸣、司马迁
观: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群:群居相切磋(孔安国)——二人传
怨:怨刺上政(孔安国)——短信和社会歌谣
四、“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1、该说的提出:《雍也》
2、为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朱熹)
3、前秦的“比德”观
屈原《桔颂》、梅兰竹菊、陶渊明、《白杨树》
五、墨子的“非乐”
1、墨子简介
2、墨子为何“非乐”:民本思想的一种展示
3、对《乐记》和《乐论》的反对
4、墨子的唯物思想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长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先质而后文”。
《伤逝》、《孔乙己》、杜甫、陶渊明
六、现实关照:工具理性与知识分子道德缺失
一、工具理性
1、理性是否完美?理性、感性、恋爱
2、工具理性
二、知识分子命运
1、何谓知识分子?
2、中国社会的工具理性与知识分子道德缺失(80年代食堂问题)
a体制内知识分子
b“擦边球”现象
c物欲和权利的包夹
推荐书目(美)爱德华·赛义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
七、孟子、荀子思想举要
一、孟子核心思想
1、孟子简介。亚圣
2、孟子的政治思想:仁政、民本/人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孔子)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3、孟子的伦理思想:明人伦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滕文公上》
后世的畸形发展: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宋明理学:“天理”
另一种声音:
魏晋时期:自然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

孔子的美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98 KB
  • 时间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