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区(县)、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在答题卷的密封栏内填写清楚。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答在答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德国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申请了一项专利技术:凭借该技术,从血管血液中萃取的成熟白细胞可以转变为具有可编程特性的细胞,并可进一步分化(再编程)为不同功能的细胞。下列对该项技术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D.“编程”的实质就是采用特定的技术对遗传物质进行改造
、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A、B)和CO2的吸收与释放速率(M、N、L)的变化情况(S代表面积)。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A>0,则多余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SA>0,且SM-SN-SL>0,则丛林数目同化作用占优势
-SA<0,仅从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高或土壤溶液浓度偏低
+SL<SM,植物就能正常生长
“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
,在H2O、CO2、(CH2O)、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推断中,错误的是
,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
,将同源
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他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说法正确的是
,使病变基因定向突变为正常基因
,从而达到使该基因“沉默”的目的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愚型
、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的磷元素浓度下的生长速率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初始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甲图乙图
A B C D
、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用溴化银进行人工增雨
“零碳经济”,即不再向环境中排放CO2,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常可看到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生荧光,草酸二酯(CPPO)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需要10mol H2
,最多消耗8molNaOH
(夹紧②、③、④中的弹簧夹),有关现象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
①,
②,长导管内形成
安徽省淮北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