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好人难寻》中无关联对话的关联性.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葛 灿
(吉林大学 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
摘 要:在兰娜丽・奥康纳的《好人难寻》中,老祖母与不合时宜者之间的对话一直是其作
品令人津津乐道的地方,说话人的意图和听话人的推论之间存在某种错配,双方在交际环境
中无法达到互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理解文中的无关联对话是我们进
一步探索小说主题的一个可行且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好人难寻》 :无关联对话:关联理论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 ( 2012) 08-0183-02
关联理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至关重要的,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话语行为一定
的关联性;无论是遵守或是违背相关的关联原则,刻意为之或是无意之举,都具有特定的含
义,因此对于解读文学的语篇结构、主体思想和写作手法都极为关键。
《好人难寻》中老祖母 (Grandma) 和逃犯“不合适宜的人( Misfit )”之间的对话是整个小
说的发展线索。人物的性格、想法以及那些连自己都无法察觉的情愫在读者面前展露无遗,
其宗教意蕴在主人公看似无关联但实际上有关联的对话中可以渗透至每一个读者的神经,使
之与人物共呼吸。这些对话是小说的精髓之所在,语用学中的相关关联理论在某程度上可以
一窥其缘由,另辟解析新路。
一、关联理论中的无关联对话
关联理论被视为认知语用学基础, 主要是由 Sperber 和 Wilson 在《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
的专著中概括出的一种在交际中的认知原则。 关联理论认为:“ 话语的内容、 语境和各种暗含,
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
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
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
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 [1]
Sperber 和 Wilson 根据人类认知的特点, 认为人类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 获取
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理解话语时,听话人只会关注、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话语,而
且倾向于在与这些话语最大限度的关联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足够关联
的心理表征。所以在这个大理论语境下, “关联”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有强弱之分的,这
依托于交际双方获得的语境效果的大小和彼此投入的努力的程度。 一般而言,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性就越强;处理时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也越强。
另外,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包括两方面:编码和解码以及明示和推理。理解并非只限于
解码,推理才是主要的。听话人的理解并非绝对可靠,言语交际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误
解对方的情况随时都会出现。无关联对话就是在交际中出现的关联的断层,同时也是关联的
一种。 徐盛桓补充指出如交际一方处于非理性状态 (冲动、 无意识和失控) ;交际双方的利益
和自我满足的尺度则处于不对称状态 [2] 。小说中两个主人公的交际属于无理性的交际, 说话
人的意图和听话人的推论之间存在某种错配,这就见证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二、《好人难寻》中的无关联对话的关联性
小说讲述的是老祖母一家出游,发生了一起小事故之后碰上了一群逃犯,虽老祖母一再哀
求,但

《好人难寻》中无关联对话的关联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