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形式与政策》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学习
【内容摘要】
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 学习长征精神的五个科学内涵。
长征精神的内涵不仅仅对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当今社会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创造的
一种举世闻名的精神,是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激发、凝聚而成的。
一、长征精神的形成
1933 年 10 月,蒋介石调集 100 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 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
失利,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1934 年 10 月 10 日,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军
主力及后方机关 8 万余人从瑞金出发, 开始长征。 湘江之战后, 蒋介石重新调整
部署,向黔阳、洪江地区转移兵力,企图围歼红军于北出湘西的路上。在此危急
时刻,中华苏维埃共和毛泽东要放弃原定的与红二、 红六军
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 12 月 18 日,红军抵达
湘黔边时,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 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 决定中央红
军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 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
局扩大会议, 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 确立
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从而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
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红
四方面军 1935 年 4 月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向西转移。该方面军和地
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等共 8 万余人,开始长征。 5 月 9 日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
以后继续北进。在北进的道路上险渡大渡河, 6 月 12 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在
北进的途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红一、 红四方面军会师后, 提出了北上建立川陕
1
一定会继续我们为竟的事业,  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 ”   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1936 年 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
会师,至此,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
二、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二万五千里长征, 规模大、历时长、行程远、自然环境恶劣、 敌人力量强大,
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是中国革命传统的一块丰碑。 长征途中,
红军遇到过数不清的困难, 有时甚至陷入绝境。 在长征的路途中战士们没有粮食,
甚至连续几天不能进食, 但他们仍然继续作战。 许多战士们在长征的的途中受伤,
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死在路上。 有不少作战队员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 献出了
自己的生命。爬雪山、过草地,战士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经历。漫漫征途,万水
千山,艰难险阻,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支持着红军,使他们有必胜的信心。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给了红军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红军老战士吴兴回忆说:
“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我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翻不完这些山了, 没

《形式与政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