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吴侬软语走进幼儿教育
[摘要] 推广吴侬软语是苏州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语言的传承就是历史的传承。本文就以如何让吴侬软语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尝试,探讨学习方言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方言课程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吴侬软语方言教学幼儿教育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人类不断地在为自己的方言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而作为苏州城最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苏州话,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逐渐淡出了苏州人的日常生活。在社会呼唤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呼声下,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方言的教学已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声,也是幼儿教师身上对于文明传递的责任。
一、吴侬软语的学习意义
普通话的推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和政治团结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民族交流和文化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文化的发展除了需要统一性外还强调特殊性和多样性,在“求同”的同时还要“存异”。有位外国语言家曾说过:“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 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大家看来,方言是人类的文化财富,应该很好地加以保护和传承。方言是特定的地区历史、文化和地域心理的深厚积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珍贵的民俗价值,在承载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浓浓的乡情。正是因为各地的语言、风俗、环境的多样化,我们的国家以及整个世界才是丰富的、有趣的。
余秋雨先生说过:“语言是祖先留下来的,是第一笔遗产,也是最后一笔遗产。”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柔”、“甜”、“温”、“糯”,这种方言造就了苏州人儒雅、内敛、淡定的气质,这种方言又蕴涵了苏州城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是吴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吴语的代表,讲苏州话是吴文化持有者的一种选择和特有的能力。苏州话的衰落和消亡必将对苏州文化造成严重的损害,像苏剧、昆曲、评弹这样的口头文化遗产,正是通过苏州方言来传达的。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方言的消亡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将难以保存和传承。作为这座城市未来主人的苏州儿童,肩负着传承吴地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的历史责只有掌握了苏州话,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的精髓,才能够为吴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二、吴侬软语的实践尝试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教师和其他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我们发现整个学前期是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的儿童时期进行方言的教育和引导也是如此。这一时期幼儿如果没有良好的方言环境,没有得到及时的方言教育,方言交流就发展缓慢或有可能出现障碍。因此,学前期也是方言教育不可多得的时期。要让孩子的方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家园以及全社会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一生的方言习惯、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 我们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前儿童的方言表达能力、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呢? 很显然,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耳濡目染。因此,我们要给幼儿创设
“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听听、说说、的活动中,有助于孩子了解苏州的民俗风情和地方
让吴侬软语走进幼儿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