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影子银行”
6 月20 日,这是疯狂的一天。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 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在近年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受此影响,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大幅上升,金融机构普遍感到“钱荒”,市场深陷流动性危机。但这背后绝不仅仅是流动性本身的问题,而是与“影子银行”密切相关。
就像入侵的外来生物,“影子银行”正疯狂而又野蛮地生长,其规模之大,足以“造成系统风险”,这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影子”,可能引发一场金融危机,并将危机无限放大。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影子银行,它确实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信贷补充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是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就在市场大声疾呼“钱荒”的同时,央行却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银行闹“钱荒“,央行不”放水”。此举被认为是管理层下决心遏制不断膨胀的“影子银行”的对策。
“大到不能倒”
影子银行是泊来品,几年前仅是小型企业融资的一条途径,在中国还不成气候。
2010 年以来,影子银行开始了疯狂的扩张,并演变为依附于银行而又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一个庞大体系,甚至
“大到不能倒”。
通俗地讲,影子银行是区别于正规银行但又借助银行资金进行融资的借贷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正规银行业务的补缺,满足着一部分银行信贷无法覆盖的企业与个人的资金需求。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介绍,中国式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银行与信托公司共同开发金融产品)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民间金融市场,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外来生物的特点是:生命力强大,初期的存在几乎不易被发觉,一旦条件成熟,便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蔓延,近而失去控制,演变成一场灾难。
影子银行也是如此,自2010 年前后,国内信贷条件开始收紧,企业无法从银行体系获得金融支持,在这一背景下,以银信合作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迅速扩张,一发不可收拾。
目前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有多大,几乎没有人说得清楚。由于统计制度的问题,中国官方一直没有发布影子银行相关的数据。
根据摩根大通银行提供的数据, 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而根据标准普尔的研究,截至2012 万亿美元左右。
专家对于影子银行的担忧主要在于:缺乏透明性,即不知道资金的去向以及谁是贷款方,潜在的风险不可低估。如果处置不当,可能引发中国式次贷危机。
金融业未来五年的最大风险
“理财资金成为影子银行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去年10 月(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撰文称:理财产品的购买者或许不知道,大多数理财产品并不与特定资产对应,而是对应一个巨大的资产池。“理财产品的质量和透明度令人担忧”。
信托公司已成为传统银行体系外最主要的影子银行实体,大量理财产品通过购买信托计划,流向房地产等个别高利润行业。
某商业银行负责人介绍,银信合作中,资金募集方以项目未来收益为抵押,由信托公司设计一款基于该项目现金流的理财产品,周期一般为1 年到1 年半,
阻击 “影子银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