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地�理�研�究����.��.��.��
����年��月��������������������������.,�����
侗族禁忌文化的生态学解读�
闵庆文�,张�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摘要: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态知识在当今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
研究者和决策者所认识,通过文化多样性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我国禁忌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际中自发�
地、逐步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禁忌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会�
随之发生转化甚至消亡,但是有些禁忌却仍然在现实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民族的�
禁忌习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仍然发挥着其他法律规范、制度措施所不能比拟的积极作用。在�
大量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黔东南侗族地区为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一些禁忌产�
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稻作文化中的一些禁忌及其生态学意义,揭示了少数民族地区包括禁�
忌在内的传统文化对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禁忌;侗族;黔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
文章编号:����—������������—����—���
��引言�
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紧密关系,使民族文化在当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
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指出:“�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
酌情�依照国家法律立法,尊重、保护和维护原住和当地社区体现传统生活方式与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和做法,并促进其广泛应用”,“保障及鼓励那些按照传统�
文化惯例而且符合保护或持久利用要求的生物资源习惯使用方式”���。文化多样性还被认�
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更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上都有充分的反映,成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往往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各民族为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和利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不少学�
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报道,如传统农业与环境演变的关系���、云南高黎贡山地区传统文化�
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傣族文化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彝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
性保护��卜��以及藏族“神山”的生态学意义���等等。�
禁忌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际中, 自发地、逐步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
会文化现象���。各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的不同,在�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禁忌文化。任何一种禁忌的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
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与农业部国际合作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闵庆文�����一�,男,江苏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
侗族禁忌文化的生态学解读.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