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会“踵、梧”等 9 个生字,理解“花团锦簇、接踵摩肩”等 26 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4、感受春天的美景和社会平和安详的气氛,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二、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见闻和联想,并能够分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难点:课文第三段根据不同性格和年龄的看花老人的特点,抓住看花人不同的心情和动
作,丰富而有变化的写法。
三、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上面的两个问题。
2、讨论,交流问题的答案。
3、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下面的字。
“鼎”盛:部首是目,书空上半部,注意笔顺,共 12 笔。
“簪”花:中间部分不是“无” 。
2、理解词语。
“驻足、鼎盛、依依不舍、花团锦簇、接踵摩肩” 5 个词语意思。
3、读一读课后第 5 题中的词语。
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 3 个学生分读第一段。
2、讨论。
(1)第 2 自然段写公园里景物不少,用了 8 个“有”,每个“有”后边都只用一个字概
括一种事物,这些事物的顺序能换吗?(不能。课文按景物、动植物分类记叙,在安排记叙
时做到了两相对应,读起来有一种节奏美。 )
熟读这一自然段。
(2)圈出写圆通公园的海棠平时和三、四月间不同的词语。 (枯枝瘦叶——花团锦簇,
一个花的海洋。 )
四、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 1、 2、 3 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学习提示” 。
2、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能背诵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学习提示” 。
1、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分辨见闻和联想)
2、“见闻”指什么?“联想”有什么特点?
3、分辨事物和联想有什么好处?
二、结合训练点,学习第二段。
讨论:
(1)远看。“之间一片红云望不见边际“说明了什么?
(2)近看。“每棵树 ,, 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
a、从“炫耀” 、“鼎盛”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b、这两个词与课文第一段中的哪句话有怎样的联系?想象一下, 在你的眼前还出现怎样
的情景?
c、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用拟人手法,写出花开得茂盛,显示生命力的旺盛,同时反映人们赏花的喜悦。 )
(3)听到。人语声,蜜蜂的嗡嗡声,黄莺的歌声及琴声、歌声、笑声 ,,
a、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声景?
b、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情?
2、重点阅读课后题 3( 1)、(3)。
a、小组讨论“见闻和联想” 。
b、汇报、小结。 (重点在“联想” )
( 3)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会产生“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 、(这里的“多少”意
思是什么?)“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 向四面八方伸张, 好象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地扩
展”、“状如海上午夜的潮声”这样的联想?
(4)小结。这就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可适当插入联想与比喻区别的分析,易于让学
生掌握。)
(1)看花的人,接踵摩肩,多极了。
(2)这时候,苍松啊,翠柏啊,碧醒啊,修竹啊,都挽不住人。 (挽不住人,说明了什
10《花潮》-教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