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
设计原始依据(资料)
盘类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是编程前的重要工艺准备工作之一,根据实际加工,利用数控加工中心具有高精度、高柔性、高效率,且适合加工具有复杂轮廓、端面的零件等特点。加工时,装夹次数一般较少,但所用刀具一般较多,编制程序较繁琐。加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选用机床型号、选用毛坯大小、确定走刀路线与加工顺序等,其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复杂。
设计内容和要求
通过对使用BV75型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来说明孔类零件加工遇到的一些问题。
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摘要:盘类零件是由多个端面、深孔、螺纹孔、曲面、沟槽、外轮廓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盘形零件。其特点是零件基本形状呈盘形块状,零件表面汇集了多种典型表面。加工时,装夹次数一般较少,但所用刀具一般较多,编制程序较繁琐。加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选用机床型号、选用毛坯大小、确定走刀路线与加工顺序等,其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复杂。
关键词:盘类零件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机床
目录
一. 盘类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1
选择并确定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 1
盘类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分析…………………………………………………… 2
盘类零件的加工路线…………………………………………………………… 3
二. 盘类零件加工工艺的确定………………………………………………………3
工艺分析………………………………………………………………………… 3
工艺卡片………………………………………………………………………… 5
…………………………………………………………………… 6
走刀路线………………………………………………………………………… 6
程序的编制…………………………………………………………………… 11
三. 误差分析…………………………………………………………………………15
四. 结论………………………………………………………………………………15
参考文献…………………………………………………………………………… 16
一盘类零件加工的工艺性分析
盘类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是编程前的重要工艺准备工作之一,根据实际加工,利用数控加工中心具有高精度、高柔性、高效率,且适合加工具有复杂轮廓、端面的零件等特点。通过对使用BV75型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来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择并确定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盘类零件
在选择加工盘类零件的设备时,应充分发挥数控加工中心适用于加工复杂端面这一加工优势。选择BV75数控加工中心的主要依据如下:
BV75立式加工中心采用专业化厂家提供的数控系统,各直线运动轴、主轴及追加旋转轴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或四轴联动,可进行各种铣削、镗孔、钻铰孔、刚性攻丝等一般机械加工,并实现数字化精确定位,通过运动轴插补联动可实现旋切大螺纹、多种曲面加工,且同一台机床上可实现工件一次装夹过程中多种工序的粗、精加工。同时,数控系统中配备了多种典型循环程序供加工过程中编程选用。机床工作过程中的切削加工、冷却液提供、刀具交换等均由预编制程序控制,且换刀过程中自动实施主轴中心吹气,保持刀柄及主轴锥孔清洁。机床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根据配置不同或者由冲刷系统及排屑器等定向排送到集屑小车,或者人工清理。
BV75立式加工中心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机床行程范围
X轴 mm
762
Y轴 mm
510(带A轴为450或490)
Z轴 mm
560
工作台参数
工作台尺寸 mm
610*900
T型槽尺寸 mm
5-18*100*125
工作台最大承载能力(均布) kg
500
主轴端面直工作台面距离 mm
152~712
主轴中心至立柱导轨面距离 mm
移动速度
快速移动速度 mm/min
24000
切削进给速度 mm/min
3~15000
主轴参数
主轴锥孔
7:24
主轴轴径 mm
φ70
刀库参数
斗笠式刀库
机械手式刀库
刀库容量(把)
21
24
换刀方式
任选
随机
换刀时间(秒)
6
最大刀具直径 mm
φ80
φ75
相邻无刀最大刀具直径 mm
φ160
φ120
最大道具长度 mm
304
290
最大单刀重量 k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数控铣床孔类零件加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