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和薛涛
我写过两篇关于薛涛的文章,都提到元稹和薛涛的情恋,但对此我并不了然。近日,我翻阅过去的笔记,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从何处摘抄的这方面的资料,这又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我再次集中时间完成了如下文字。
早慧
薛涛,长安人,父亲是个小官。母亲和父亲过早去世,还是少女的她,就被抛弃到社会底层,成为西川节度府中一名在册的乐伎。史书记载薛涛自幼聪颖过人,八岁的时候,一日,父亲指着庭院中的一株梧桐树起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女儿接上。薛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让父亲惊讶不已,此事在当地也一时传为美谈。然而后来这事竟然又成为谶语,待父亲去世,薛涛举目无亲,沦落风尘。
乐伎
薛涛在蜀地当了大半辈子乐伎,她生活跌宕起伏,虽然当过一阵子校书郎,但最终依然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乐伎。 不过她虽是乐伎,但她的技艺,她的才情,她的美貌,绝非一般女子能比拟。据说,有一个黎州刺史与薛涛做千字令,令中一定要带禽鱼鸟兽。刺史先语:“有虞陶唐。”薛涛道:“佐时阿衡。”刺史马上批评:“你这话里没有鱼呀鸟呀一类的字。罚!”却见薛涛不慌不忙道:“我这‘衡’字里头有小‘鱼’字,你那‘有虞陶唐’却一尾‘鱼’也没有。你说谁该罚?”在场的人开怀大笑,都夸薛涛不简单。
后蜀何光远说薛涛“容姿既丽,才调尢佳”,用现在的话来说,她是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明星”。多少人慕名而来,为的是一睹芳容,一睹风采。
再说元稹(779——831)。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官拜左拾遗,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世称“元白”。元稹比薛涛小八岁(有的文献中说小十岁,待考),早就知道蜀地有个叫薛涛的才女。元和四年,即809年,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需要说明的是,元稹来到巴蜀工作,具有“下基层锻炼”的性质——得以同薛涛相见。
恋情
据说第一次相见,除了元稹外,还有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在场。薛涛走笔作《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
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
濡文亩而休休。
把几位风流男士着实夸了一番。致使一个个乐不可支,白居易当场回赠道:“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西”。杜牧也回赠一首:“山鸟飞红带,亭薇折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无多圭阻累,终不负烟霞”。薛涛也在兴头上,立马再回赠:
“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唱到白苹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末句,有乐极生悲、人老珠黄的感伤。面对眼前四公子,薛涛独独看上了元稹。是时,薛涛38岁,元稹30岁。
,他们卿卿我我十年,同席共枕三个月。在这期间,薛涛经常给心上的人烹制美味可口令人垂涎的“开水白菜”。
负心
元稹被朝廷调回京城了。此后,直到去世再也没有与薛涛见面。在这之后的十年里,元稹仕途比较顺畅,先与裴度同时拜相,罢相后出任同州刺史,接着绶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晚年又任尚书右丞、武昌节度使。元稹离蜀返京,薛涛,翘首东北,望穿秋水,盼望元稹归来接纳她。她多次写信,也写诗,其中《赠远》:“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薛涛归浣花,用小幅松花笺题诗献给元稹,还有一首《寄旧诗与元微
元稹和薛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